Congestion Avoidance是什么意思,Congestion Avoidanc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拥塞避免
例句
The types of flow control are buffering, windowing, and congestion avoidance.
流量控制的类型:缓冲、窗口机制和拥塞避免。
At last the fast retransmission and congestion avoidance algorithms were presented.
最后还给出了快速重传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
A congestion avoidance mechanism based on bandwidth estimation in MANET networks is proposed.
针对MANET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估计的拥塞避免机制。
This scheme includes four phases which are Slow Start, Congestion Avoidance, Fast Retransmit and Fast Recovery.
该模型包含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四个阶段。
The congestion avoidance ability is necessary in QoS routing algorithm for the sake of load balancing and resource use optimizing.
为了平衡网络负载,优化网络资源使用,路由算法必须具备快速规避拥塞的能力。
专业解析
Congestion Avoidance(拥塞避免) 是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控制协议(TCP)使用的一种核心机制,旨在主动预防网络发生拥塞,而不是在拥塞已经发生后再进行响应。其核心目标是在网络接近饱和状态时,通过让发送方主动、平缓地降低其数据发送速率,来避免网络中出现数据包排队过长、延迟剧增甚至丢包(即拥塞崩溃)的情况。
核心原理与工作机制
-
主动探测与速率调整:
- 在拥塞避免阶段,TCP发送方并非被动等待丢包(这是拥塞发生的明确信号)才行动。
- 它持续地、谨慎地增加其发送窗口(允许在途未确认的数据量),以探测当前网络路径的可用带宽。这通常通过加性增(Additive Increase) 实现:每收到一个确认(ACK),拥塞窗口(cwnd)就增加一个很小的固定值(通常是1个最大报文段大小 - MSS)。
- 这种缓慢的增长允许发送方逐步利用网络中可能释放出来的额外带宽,同时避免因速率增加过快而瞬间压垮网络。
-
拥塞指示与速率削减:
- 如果在探测过程中检测到拥塞的迹象(最典型的是数据包丢失,通常由路由器缓冲区溢出导致),TCP发送方会认为网络已经接近或达到其承载能力极限。
- 此时,拥塞避免机制会触发乘性减(Multiplicative Decrease):发送方将拥塞窗口(cwnd)大幅削减(通常是减少到当前值的一半)。
- 这种成倍的削减是为了快速、显著地降低注入网络的数据量,给路由器缓冲区足够的时间排空积压的数据包,从而避免拥塞状况进一步恶化或持续。
-
慢启动阈值(ssthresh)的关键作用:
- 拥塞避免阶段与TCP的慢启动(Slow Start)阶段紧密配合。
- 当TCP连接建立或从拥塞中恢复时,会进入慢启动阶段,cwnd呈指数增长以快速探测可用带宽。
- 一旦cwnd增长到慢启动阈值(ssthresh),TCP就会从慢启动切换到拥塞避免阶段,cwnd的增长方式从指数增长变为线性增长(加性增)。
- 当发生拥塞(检测到丢包)时,ssthresh会被更新为当前cwnd值的一半(或检测到丢包时的cwnd值),新的cwnd通常被设为1个MSS(进入慢启动)或设为新的ssthresh值(进入拥塞避免,取决于具体实现如Reno或Cubic),为后续的速率增长设定一个新的、更保守的上限。
目标与意义
- 维持高吞吐量: 通过在网络容量极限附近平稳操作,避免因拥塞崩溃导致的吞吐量断崖式下跌。
- 控制网络延迟: 避免路由器缓冲区排长队,从而保持较低且稳定的端到端延迟。
- 公平性: 所有遵循相同拥塞避免算法(如TCP Reno, Cubic)的流在网络拥塞时会大致按比例削减其速率,促使不同数据流之间公平共享带宽。
- 网络稳定性: 防止网络在拥塞与空闲之间剧烈振荡,提高整体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
与拥塞控制的关系
拥塞避免是TCP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 框架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和策略。拥塞控制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含多个阶段和机制:
- 慢启动(Slow Start):初始阶段,快速探测带宽。
- 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核心阶段,主动预防拥塞(本文重点)。
- 快速重传(Fast Retransmit):针对个别丢包快速恢复。
- 快速恢复(Fast Recovery):在快速重传后避免不必要的慢启动。
总结来说,Congestion Avoidance是TCP在探测到网络接近满载时,采取的一种“未雨绸缪”的策略。它通过加性增小心翼翼地试探网络容量上限,一旦发现危险信号(丢包),立即通过乘性减大幅降低发送速率,其核心目的在于主动预防拥塞的发生,保障网络高效、稳定、公平地运行。
来源参考:
- RFC 5681 - TCP Congestion Control (IETF标准文档,权威定义)
- Kurose, J.F. & Ross, K.W. (2017).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第7版). Pearson Education. (经典计算机网络教材,详细解释TCP拥塞控制机制)
- Cisco - TCP Congestion Control Overview (技术文档,解释实现细节)
- RFC 2581 - TCP Congestion Control (旧版RFC,部分内容被RFC 5681更新,但仍是基础)
网络扩展资料
“Congestion Avoidance”(拥塞避免)是网络通信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在网络流量过大时预防或缓解拥塞的机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目的
- 核心概念:指通过主动调整数据传输速率或资源分配,防止网络因流量过载而出现性能下降或瘫痪的技术。
- 目标:在拥塞发生前预测并采取措施,避免网络瓶颈导致的丢包、延迟等问题,从而维持高效稳定的通信。
2.常见技术机制
- 尾丢弃(Tail Drop):当队列满时直接丢弃新到达的数据包,但可能导致全局同步问题。
- 随机早期检测(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在队列未满时随机丢弃部分数据包,触发发送端提前降低传输速率。
- 加权随机早期检测(WRED/Weighted RED):根据数据包优先级(如IP优先级)差异化处理,优先丢弃低优先级数据流。
3.应用场景
- TCP/IP网络:TCP协议中的拥塞控制算法(如慢启动、拥塞避免阶段)直接应用此概念。
- 路由器与交换机:网络设备通过配置拥塞避免策略优化流量管理。
4.与其他术语的关联
- 与“Congestion Control”(拥塞控制)区别:拥塞避免是拥塞控制的子集,后者还包括拥塞发生后恢复的机制。
- 类似概念:如“Collision Avoidance”(冲突避免)用于无线网络,但原理不同。
如需更具体的协议实现细节或配置案例,可参考网络技术文档或学术论文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brushartistcenteron firestaturefull-timecanopieschimerasevokingjournalsmarvelousnessostraceanpanickedparasiticsubblockyewsgas coolerin blastjob vacancyambleranisocycloplegiaatheisticalChryomyidaecoenobitedefectoscopeentotergumfaceometerhemiblastulahoggishmercur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