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əʊl,həʊl/ 美:/'ˈkoʊlˌhoʊl/
n. 煤库;地下煤库通到街上的洞口
"coalhole"是英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术语,主要指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英国城市建筑中用于存放煤炭的地下储藏空间。这个词由"coal"(煤炭)和"hole"(孔洞)组成,字面意思为"煤洞",实际指建筑物外墙或人行道地面设置的铸铁盖板下的小型储藏室。
根据英国建筑遗产协会的研究,这种结构常见于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至爱德华时期(1901-1910)的联排住宅,其标准尺寸约为45×45厘米,深度可达1.2米,通过铸铁或钢制格栅覆盖以保证通风。伦敦博物馆的档案记录显示,这种设计既能防雨防潮,又能防止煤炭被盗,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城市能源供给系统的典型特征。
在语言学层面,《牛津英语词典》将其首次书面记录追溯至1843年的《泰晤士报》,当时用于描述伦敦某住宅区的市政设施规划。现代建筑中coalhole已逐渐消失,但在英国二级保护建筑中仍可见到保存完好的原始结构。
根据多个词典解释,单词"coalhole" 的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名词,指用于储存煤炭的地下空间及其相关结构:
如需更完整的定义或例句,可参考新东方在线词典()或欧路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