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硒铅矿
Clausthalite 是一种稀有的矿物,其化学成分为硒化铅(PbSe)。以下是关于该矿物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基本性质
Clausthalite 属于硫化物矿物大类(更精确地说是硒化物),晶体结构为立方晶系(等轴晶系),通常呈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立方体晶形。其颜色为铅灰色至蓝灰色,条痕暗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硬度较低(莫氏硬度约2.5-3),密度较高(约7.6-8.8 g/cm³),具弱导电性。
发现与命名
该矿物最早于19世纪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Clausthal-Zellerfeld 矿区被发现,其名称即来源于该地名。作为含硒矿物,它常与其它硫化物(如方铅矿、黄铁矿)及硒化物(如硒铅矿)共生,形成于中低温热液矿床中。
地质意义与产地
Clausthalite 是自然界中硒元素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除德国模式产地外,其他著名产地包括:
工业应用
作为硒矿石原料,Clausthalite 可用于提取硒。硒在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光敏电阻、太阳能电池及整流器,在玻璃制造业中作脱色剂,在橡胶工业中作增强剂,在冶金中改善合金性能。由于其稀有性,实际开采主要集中于富硒矿床。
权威参考资料
Clausthalite 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与化学组成
Clausthalite 是一种矿物,化学式为PbSe(硒化铅),属于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大类。它是由铅(Pb)和硒(Se)组成的天然化合物,呈立方晶体或粒状集合体形态,颜色多为铅灰色至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硬度较低(莫氏硬度约2.5-3)。
词源与命名来源
该词源自德国克劳斯塔尔(Clausthal)地区。该地区是历史上的采矿中心,矿物在此首次被发现并命名。
物理性质与共生关系
Clausthalite 常与方铅矿(PbS)共生,且两者在结构和形态上相似。其晶体结构为立方晶系,密度较高(约8.1 g/cm³),易碎,断口呈参差状。
应用与价值
主要作为提取铅和硒的矿石,但工业应用有限。更多用于矿物学研究或收藏领域。例如,铅和硒元素主要赋存在方铅矿、硒铅矿等矿物中。
发音
英音为 [klɔ:s'θəlaɪt],美音为 [klɔ:s'θəlaɪt]。
如需更多例句或地质学背景,可参考(欧路词典)的例句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