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omere是什么意思,chromomer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chromomere英标
英:/''krəʊməmɪə/ 美:/''kromə,mɪr/
常用词典
n. [遗] 染色粒
专业解析
染色粒(chromomere) 是细胞遗传学中描述染色体精细结构的重要概念,特指在细胞分裂特定时期(尤其是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粗线期)沿着染色体纵向排列的、呈串珠状的浓缩染色质结构。
-
定义与结构特征:
- 染色粒是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由染色质纤维高度螺旋化和折叠浓缩形成的颗粒状或结节状区域。这些区域沿着染色体长轴呈线性排列,形似一串念珠。染色粒的出现标志着染色体开始凝缩,为后续的细胞分裂做准备。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二价体时,染色粒的排列模式常具有物种和染色体特异性,是识别特定染色体区域的重要形态学标志。
-
功能与意义:
- 染色粒的形成反映了染色体不同区域的浓缩程度差异。一般认为,染色粒对应于染色质中遗传活性相对较低、异染色质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它们是染色体功能结构域在特定时期的物理表现形式。染色粒的分布和大小模式(即染色粒图)对于研究染色体结构、基因定位以及染色体识别具有重要价值。
-
研究价值:
- 在经典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特别是在没有现代分子标记技术之前,染色粒在减数分裂粗线期的清晰带型是绘制染色体细胞学图谱(如玉米、果蝇等模式生物)和进行染色体畸变(如缺失、倒位、易位)分析的关键依据。通过比较染色粒图的变化,可以推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位置和范围。
-
观察与关联:
- 染色粒主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尤其在使用特定的染色方法(如醋酸洋红、吉姆萨染色)后更为清晰。随着染色体凝缩程度的加深(如进入中期),染色粒通常会融合消失,形成更致密、均一的染色体形态。在分子水平上,染色粒与染色质的更高层次包装结构(如螺线管、超螺线管)的形成密切相关。
参考资料来源:
-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Raff, M., Roberts, K., & Walter, P. (200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 Garland Science. (Chapter on Chromosome Structure)
- Griffiths, A. J. F., Wessler, S. R., Lewontin, R. C., Gelbart, W. M., Suzuki, D. T., & Miller, J. H. (2005). 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nalysis (8th ed.). W. H. Freeman. (Chapter on Chromosome Structure and Transposable Elements)
-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 - MeSH Database Entry: Chromomere.
网络扩展资料
Chromosome(染色体)上的"chromomere"(染色粒)是细胞遗传学中的重要结构,指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或某些间期核中呈现的珠状颗粒结构。其特点与功能如下:
- 形态特征
- 在光学显微镜下呈串珠状排列,直径约0.2-2微米
- 由染色质纤维局部浓缩形成,富含DNA和组蛋白
- 在果蝇等生物的巨型染色体中尤为明显,形成明暗相间的横纹带
- 功能特性
- 代表基因活跃转录区域,与RNA合成密切相关
- 不同物种的染色粒排列具有特异性,可作为染色体识别标记
- 在减数分裂时参与同源染色体配对过程
- 研究意义
- 染色粒的分布模式为基因定位提供形态学依据
- 其动态变化反映细胞分化状态(浓缩时基因沉默,松散时基因活跃)
- 异常聚集可能与某些遗传疾病相关
该术语源自希腊语"chroma"(颜色)和"meros"(部分),因早期细胞学家使用苯胺染料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这些着色颗粒而得名。对染色粒的研究推动了染色体显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