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ɒndruːl/ 美:/''kɑndrʊl/
n. [地质] 陨石球粒
chondrule(球粒)是存在于球粒陨石(一种石质陨石)中的小型(通常直径在0.1毫米到数毫米之间)、大致呈球形的硅酸盐矿物颗粒。它们是太阳系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固体物质之一,为我们理解太阳系早期历史提供了关键线索。
基本特征与组成:球粒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最常见的是橄榄石和辉石。它们呈现出独特的球形或椭球形外观,这暗示了它们是在自由空间中经历快速冷却形成的。其内部结构可以是玻璃质(非晶质)、微晶质(包含微小晶体)或全晶质(包含较大的晶体),具体取决于其冷却速率。这些特征表明它们曾经历过短暂的熔融状态。
形成过程: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球粒形成于太阳星云(太阳系形成之初的气体和尘埃云)的早期阶段。星云中的原始尘埃颗粒在靠近年轻太阳的区域被瞬间加热至熔融或部分熔融状态(温度可能高达1600°C以上)。这种加热事件可能是由星云中强烈的冲击波(例如由早期剧烈的太阳活动或原行星碰撞产生)或闪电放电引起的。熔融的液滴随后在太空中非常快速地冷却(可能以每小时数百至数千摄氏度的速率),凝固并结晶,形成了我们今天在陨石中看到的球粒。
在陨石中的重要性:球粒是球粒陨石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命名特征。球粒陨石是坠落地球的陨石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6%)。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球粒陨石”,正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这些毫米级的球粒。球粒镶嵌在由更细粒的硅酸盐矿物、金属颗粒和硫化物组成的基质中。球粒的存在是区分球粒陨石与其他类型陨石(如无球粒陨石或铁陨石)的关键标志。
科学意义:球粒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它们形成于太阳系诞生的最初几百万年内(距今约45.6亿年前),并且自形成以来基本未经历显著的地质变化(如行星形成过程中的熔融和分异),因此它们是研究太阳星云原始成分、状态和早期演化过程的“时间胶囊”。分析球粒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同位素特征和结构,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
参考资料来源:
"Chondrule" 是一个地质学和天文学领域的专业术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词性
Chondrule(陨石球粒)是名词,指存在于某些陨石中的小型圆形颗粒,通常由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组成。它们是球粒陨石的主要特征,直径多在0.5至2毫米之间。
发音与词源
科学意义
陨石球粒形成于太阳系早期,由原始星云中的熔融物质快速冷却凝固而成。它们的结构和成分为研究太阳系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例如,普通球粒陨石中发现的微球粒(microchondrules)能揭示天体碰撞或加热事件的历史。
例句与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陨石分类或矿物学背景,可参考天文学文献或权威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