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氯镁石
氯镁石(chloromagnesite)是一种含氯的镁矿物,化学成分为MgCl₂,属于卤化物矿物类别。该矿物通常以无色至白色晶体形态存在,具有玻璃光泽,硬度较低(莫氏硬度约1.5-2),易溶于水。其命名源自希腊语“chloros”(绿色)和“magnes”(镁),反映了其化学成分特征。
氯镁石主要形成于蒸发岩环境中,如盐湖或封闭盆地,通过含镁卤水的蒸发结晶作用生成。它与石盐(halite)、光卤石(carnallite)等矿物共生,常见于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矿床中。工业上,氯镁石可作为提取金属镁的原料之一,并在融雪剂、耐火材料生产中有潜在应用。
地质学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分析(EPMA)可准确鉴定该矿物。由于氯镁石易潮解,自然状态下保存的完整标本较为罕见,研究多基于实验室合成样品或特定矿床的微观分析数据。
根据构词法分析,“chloromagnesite”是一个矿物学术语,可能由以下部分构成:
“chloro-”
前缀,表示与氯元素(Cl)相关,常见于化学命名中,如氯化物(chloride)。
“magnesite”
指菱镁矿,主要成分为碳酸镁(MgCO₃),是镁的碳酸盐矿物。
因此,chloromagnesite可能指一种含氯的镁矿物,推测其化学成分可能与镁的氯碳酸盐(如含Cl⁻置换CO₃²⁻的菱镁矿变种)或氯化镁(如MgCl₂的水合物)相关。
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请提供更多上下文或科学文献依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