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利眠宁
氯莨菪(Chlorodyne)是一种19世纪流行的专利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疼痛、腹泻和焦虑症状。其名称由“氯”(chloro-,指氯仿成分)和希腊词“odyne”(疼痛)组合而成,由英国医生约翰·科利斯·布朗(John Collis Browne)于1848年首次配制。
该药物核心成分包括氯仿、吗啡酊剂和印度大麻提取物。氯仿具有镇静作用,吗啡作为强效镇痛剂,而大麻成分则用于缓解痉挛。这种复合配方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实现止痛效果,但缺乏现代医学对剂量和毒性的精确控制。
维多利亚时期,氯莨菪被广泛用于治疗霍乱、痢疾及鸦片戒断症状。英国《柳叶刀》杂志1856年的报道显示,其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使用导致成瘾和肝肾损伤案例频发。至20世纪初,随着《国际鸦片公约》的出台,含吗啡的非处方药逐渐被禁止。
目前氯莨菪已被全球主要国家列为禁药。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安全数据库指出,其成分组合存在呼吸抑制和心脏毒性风险,且缺乏标准化生产工艺,不符合现代药品安全标准。医学史研究者普遍认为,该药物反映了早期药理学发展中的经验性治疗局限。
"chlorodyne" 是一个英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需进一步验证,可参考化学史相关内容(如氯的发现)或药物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