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tʃɔːl'muːɡrə/
n. 大风子树
An oil from chaulmoogra trees; used in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and leprosy.
从大风子树中获取的一种油,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和麻疯病。
chaulmoogra(大风子)是一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常绿乔木,其学名为Hydnocarpus wightianus,属于大风子科(Acypidaceae)。该植物的种子富含独特油脂成分,被称为“大风子油”(chaulmoogra oil),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史上均具有重要地位。
chaulmoogra树高可达15米,叶片呈椭圆形,果实为球形浆果,成熟时呈褐色,内含多枚棱形种子。它主要生长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等热带地区,偏好湿润的森林环境。
大风子油自古被用于治疗皮肤病和麻风病。20世纪初,西方医学界发现其油脂中的环戊烯脂肪酸(如hydnocarpic acid和chaulmoogric acid)具有抗菌与抗炎作用,并成为麻风病化疗药物的重要原料。1920年代,夏威夷的医生Alice Ball改进大风子油提取技术,使其成为当时麻风病的主流疗法之一。
现代研究表明,大风子油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合成发挥作用。例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收录的多篇研究证实其抗菌机制,并探索其在耐药菌治疗中的潜力。
chaulmoogra 是一个源自法语的外来词,主要用于医学和植物学领域,其核心含义与一种植物及其提取物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chaulmoogra 指代大风子(学名:Hydnocarpus kurzii),这是一种原产于东印度地区的乔木。其种子富含油脂,从中提取的油被称为大风子油(chaulmoogra oil),在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麻风病。
词源与拼写变体
该词可能源自印度地方语言的法语转写,拼写变体包括 chaulmugra 或 chaulmoograte。英语中常将其与植物名结合,称为chaulmoogra tree。
用途与历史背景
大风子油因含有特殊脂肪酸(如晁模酸),在20世纪前半叶曾是麻风病的主要治疗药物。现代医学中,其应用逐渐被抗生素取代,但仍作为传统药物或辅助疗法存在。
相关化学与工业信息
该植物的提取物在化学领域被标注为 Chaulmoogra, ext.,CAS编号为93165-02-7,常用于医药原料或研究用途。
chaulmoogra 既是植物名,也指其药用油脂,核心关联麻风治疗,兼具历史医学价值和现代研究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