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tʃɔːsər/
n. 乔叟(英国作家)
It was Chaucer who really turned English into a literary language.
是乔叟使英语真正变成了文学语言。
It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which Chaucer wrote.
这有助于理解乔叟创作时的历史背景。
Chaucer would not have called that familiar root vegetable a carrot, because the word comes from the French carotte.
乔叟不会把这种常见的根菜叫做“胡萝卜”,因为这个词来自法语carotte。
This occurs in Chaucer passim.
这在乔叟的作品中处处可见。
Chaucer writes that love is blind.
乔叟写道爱情是盲目的。
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约1343-1400年)是中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文学家,被尊称为“英国文学之父”。作为英国文学史上首位使用中古英语创作的主流作家,他突破了拉丁语和法语的文学垄断,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以框架叙事结构和生动的市井人物刻画,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
乔叟出生于伦敦酒商家庭,早年担任宫廷侍从并多次出使欧洲,这段经历使他接触到但丁、薄伽丘等意大利作家的作品。1386年当选国会议员后,他开始系统创作《坎特伯雷故事集》,通过30位朝圣者讲述的24个故事,展现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全景图。作品融合骑士传奇、宗教寓言和市井喜剧等多元体裁,其中《巴斯妇人的故事》对女性自主权的探讨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作为首位被安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角」的文学家,乔叟的语言创新奠定了现代英语的基础。他创造的词汇如「womanhood」(女性气质)和「Galaxy」(银河)仍在使用,其诗歌韵律更影响了莎士比亚等后世作家。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现存最早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手抄本(Ellesmere Manuscript),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指出,乔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比薄伽丘「更具心理深度」,其作品中蕴含的世俗关怀标志着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过渡的关键转折。剑桥大学中世纪研究中心近年通过数字化技术,重建了乔叟时代伦敦的语音系统,证实其方言书写准确反映了14世纪东南部英语的发音特征。
Chaucer 是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姓氏,主要指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他是中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英国文学之父”。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乔叟的创作背景或作品分析,可参考权威文学史资料或高校课程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