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牙骨质增生
牙骨质增生症(Cementosis)是一个牙科病理学专业术语,特指发生在牙齿根部牙骨质(cementum)上的一种病理性增生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牙骨质组织的异常增厚或形成过量。
这种现象通常与以下情况相关:
牙骨质增生症本身通常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可能无自觉不适。它主要是在进行口腔X线检查(如根尖片、全景片)时被发现,或者在因其他原因(如拔牙、牙周手术)进行组织学检查时被诊断。在X线片上,可能表现为牙根局部或整体的增粗、膨大,或者根尖区出现致密的阻射影像。组织学上则可见牙骨质层明显增厚,结构可能规则或不规则。
需要强调的是,牙骨质增生症与牙骨质瘤(Cementoma)不同。后者通常指一组更具体的良性牙源性肿瘤或瘤样病变,其中可能包含大量牙骨质样组织,如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真性牙骨质瘤)等。牙骨质增生症更多是指一种反应性的增生过程,而非真性肿瘤。
权威来源参考:
"cementosis" 是一个牙科专业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1. 核心定义 该词指代牙骨质增生(cemental hyperplasia),即牙齿根部牙骨质异常增厚的病理现象,常见于慢性炎症或创伤刺激引发的修复性反应。
2. 发音与拼写 • 音标:/ˌsiːmɛnˈtoʊsɪs/(美式发音) • 注意与相似词区分:cementoma(牙骨质瘤)是牙骨质形成的良性肿瘤,而cement_osis_特指增生性病变。
3.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牙周病学领域,描述X光片中观察到的牙根表面增厚现象,或临床病例报告中记录的组织学改变。
注意事项:该术语在非专业语境中极少使用,普通词典收录较少。若需学术引用,建议通过医学数据库(如PubMed)获取更权威的病理机制及诊疗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