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kɑːbjəraɪz; ˈkɑːbəraɪz/ 美:/'ˈkɑːrbjəraɪz,ˈkɑːrbəraɪz/
过去式 carburized 过去分词 carburized 现在分词 carburizing
v. 使(铁、钢等)渗碳(以增加表面硬度)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manufacturing of Semi-finished Product of Cemented Carbide Glass Cutter. It is difficult to shaping and there are always carbon elimination and carburize after sintered.
硬质合金玻璃刀毛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成型难, 烧结后易出现脱碳、 渗碳以及粘舟等问题,合格率低。
"carburize"(渗碳)是材料工程领域的重要术语,指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向金属表面渗入碳元素的过程。该工艺主要应用于低碳钢或铁基合金的表面硬化处理,通过增加材料表层的碳浓度,形成硬化层以提高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从技术原理分析,渗碳过程通常在800-950°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将工件置于含碳介质(如甲烷、丙烷等碳氢气体,或固态碳粉)中,通过热扩散作用使碳原子渗透至金属晶格间隙。此过程会形成梯度碳浓度分布,表层碳含量可达0.8-1.2%,而心部保持原有低碳特性。
根据美国金属学会(ASM International)的技术标准,渗碳工艺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该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应用广泛,如齿轮、凸轮轴等关键传动部件的表面强化处理。美国能源部2019年发布的《先进制造技术评估报告》指出,渗碳工艺能使部件使用寿命延长3-5倍,显著提升机械系统可靠性。
单词carburize(动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Carburize 指通过热处理工艺将碳元素渗透到金属(通常为铁或钢)表面的过程,目的是增加材料表层的碳含量,从而提升硬度和耐磨性。该词常见于冶金领域,尤其在金属表面硬化技术中应用广泛。
同义词:carbonize、carbonise、carburise()。
渗碳过程通常在高温(900–950°C)下进行,通过将金属暴露于富碳环境(如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或固态碳源)中,使碳原子扩散至金属表层,形成高碳区域。处理后需进行淬火以锁定碳元素,最终获得表层坚硬、内部韧性的材料特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渗碳工艺的具体参数或应用案例,可参考相关冶金学文献或专业手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