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茵陈色原酮
capillarisin(茵陈蒿素)是一种从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中分离出的天然活性成分,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7-hydroxy-6-methoxycoumarin,分子式为C₁₀H₈O₄,具有苯并α-吡喃酮骨架结构。
该化合物在传统中药领域应用广泛,茵陈蒿作为其来源植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被记载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capillarisin可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通路发挥保肝作用,同时能促进胆汁酸分泌,改善胆汁淤积症状。2021年《Phytomedicine》刊载的研究证实,该成分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大鼠的ALT、AST指标具有显著降低作用(p<0.01)。
在质量标准方面,《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茵陈蒿药材中capillarisin的含量不得低于0.40%,常采用HPLC法进行定量检测。其晶体结构经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分子内存在强氢键网络,这可能是其水溶性较差但脂溶性良好的结构基础。
"capillarisin" 是一个英语专业术语,其含义及用法可总结如下:
基本定义
Capillarisin 对应的中文翻译为茵陈色原酮,是一种化合物的名称,常见于植物化学或药理学领域。该词由拉丁词根 capillaris(意为“毛发状的”或“毛细血管的”)衍生而来,可能与物质的结构或来源相关。
语言特征
应用背景
茵陈色原酮可能来源于植物茵陈(Artemisia capillaris),这类化合物在传统医学中常被研究其潜在药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或抗炎作用(但搜索结果未提供具体数据,需进一步文献验证)。
注意事项
建议在学术文献或专业场景中使用该词汇,普通交流中可通过中文译名“茵陈色原酮”更清晰地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