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亮晶;亮方解石
Microfacies become variation in eastern, pore space are filled by calcsparite, leakdolomite, kiesel and so on. But the main filling is calcsparite.
东部沉积微相条件变差,孔洞被亮晶方解石、渗流白云石、硅质等强充填,但以亮晶方解石充填为主。
n.|sparite;亮晶;亮方解石
calcsparite(方解石质亮晶灰岩)是沉积岩石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特指一种以方解石(calcite)为主要胶结物或亮晶(spar)组分的碳酸盐岩。其核心特征如下:
术语构成与定义
"Calcsparite"由"calcite"(方解石)与"sparite"(亮晶)组合而成,指岩石中大于20微米的方解石晶体(亮晶)作为主要胶结物或充填物,将碳酸盐颗粒(如生物碎屑、鲕粒等)黏结形成的石灰岩。其结构特征与"micrite"(微晶灰岩)相对,后者以微晶方解石基质为主。
岩石学特征
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亮晶结构反映沉积时水动力较强,孔隙水循环通畅,有利于方解石过饱和溶液的沉淀。常见于台地边缘、生物礁后或浅滩环境,是判别古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关分类体系
该术语源于福克(Folk, 1959)的碳酸盐岩分类方案,根据基质类型(泥晶micrite vs 亮晶sparite)和颗粒类型(如生物碎屑、鲕粒)对石灰岩进行系统命名(如"生物亮晶灰岩")。在邓哈姆(Dunham, 1962)分类中,calcsparite对应"颗粒支撑且含胶结物"的灰岩(如Grainstone或Packstone)。
权威参考来源:
地质学经典教材《Carbonate Sedimentology》(Tucker & Wright, 1990)详细阐述了亮晶灰岩的成因机制与分类标准,可参考第4章"Diagenesis and porosity"(ISBN 978-0632014729)。
福克分类原始文献:Folk, R.L. (1959) "Practical petro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limestones", AAPG Bulletin, 43(1): 1-38(链接)。
“Calcsparite”是一个地质学术语,通常指由粗粒方解石(calcite spar)组成的碳酸盐岩结构。它属于岩石学中用于描述碳酸盐岩微观或宏观结构的分类术语,具体特点如下:
成分与结构
形成环境
术语关联
若需要更详细的岩石学分类或实例,建议查阅地质学专业文献或教材以确认具体语境下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