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otalinin是什么意思,bufotalinin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蟾蜍他里宁
专业解析
bufotalinin(蟾蜍他灵宁)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蟾蜍(尤其是 Bufo 属物种)皮肤分泌物中的强心甾类毒素(cardiotonic steroid)。它属于蟾蜍毒素(bufadienolides)家族,这类化合物具有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剧毒的双重特性。
以下是关于 bufotalinin 的关键信息:
-
化学性质与作用机制:
- 作为强心甾类化合物,bufotalinin 的结构与洋地黄毒素(如地高辛)类似。其核心是一个甾体骨架,连接着一个不饱和内酯环(在蟾蜍毒素中通常是六元环的吡喃环)。
- 它的主要作用靶点是细胞膜上的Na⁺/K⁺-ATP 酶(钠钾泵)。bufotalinin 能高亲和力地结合并抑制该酶的活性。
- 抑制 Na⁺/K⁺-ATP 酶会导致细胞内 Na⁺ 浓度升高。这进而抑制了细胞膜上的 Na⁺/Ca²⁺ 交换体(NCX),减少 Ca²⁺ 外排或促进 Ca²⁺ 内流,最终导致细胞内 Ca²⁺ 浓度显著升高。
- 在心肌细胞中,升高的细胞内 Ca²⁺ 增强了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然而,过度的抑制会导致细胞内 Na⁺ 和 Ca²⁺ 超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甚至心脏骤停,这就是其剧毒性的来源。
-
来源与功能:
- bufotalinin 是蟾蜍(如中华大蟾蜍 Bufo gargarizans、海蟾蜍 Rhinella marina 等)防御系统中的关键化学武器。当受到威胁时,蟾蜍会从耳后腺(腮腺)等部位分泌出含有 bufotalinin 和其他毒素的乳白色毒液。
- 这种毒素能有效威慑或杀死捕食者,对哺乳动物、鸟类等都具有高度毒性。
-
毒性:
- bufotalinin 毒性极强。中毒症状包括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室速、室颤)、低血压或高血压、抽搐、昏迷,最终可因心脏毒性或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 蟾蜍毒素中毒在人类中通常是由于误食蟾蜍或其制品(如不当炮制的中药蟾酥)或接触毒液后未彻底洗手又接触口眼引起。
-
潜在应用与风险:
- 历史上,蟾酥(干燥的蟾蜍分泌物)在传统医学(如中药)中被少量使用,利用其强心、止痛、抗炎等作用,治疗心力衰竭、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等。bufotalinin 是其主要的活性/毒性成分之一。
- 极其重要提示:蟾蜍毒素的治疗窗(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的范围)非常窄,自行使用或过量使用极其危险,可致命。现代医学中,标准化的、治疗窗更宽的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已取代蟾酥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在探索蟾蜍毒素类化合物(包括 bufotalinin)在抗肿瘤等方面的潜力,但这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远未达到临床应用。
bufotalinin 是一种源自蟾蜍的强效心脏毒素,通过抑制 Na⁺/K⁺-ATP 酶导致细胞内钙超载而发挥强心作用和剧烈毒性。它是蟾蜍重要的防御物质,也是传统药物蟾酥中的高风险活性成分。其剧毒性使得非专业使用极其危险。
来源参考:
- PubMed Central (PMC) - 提供大量关于蟾蜍毒素、强心甾类化合物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生物医学研究文献综述。例如,搜索 "bufadienolides", "toad venom toxicity", "Na/K-ATPase inhibitor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
- National Capital Poison Center (Poison Control) - 提供关于蟾蜍中毒(Toad Poisoning)的临床症状、处理方法和警示信息。 https://www.poison.org/ (搜索 "Toad Poisoning")
- ScienceDirect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刊载关于传统药物(包括蟾酥)的成分、药理、毒理及临床应用的学术研究论文。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 (搜索 "Chan Su", "Toad venom", "Bufadienolides")
-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 Publishing (e.g.,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MedChemComm) - 发表关于天然产物化学(包括蟾蜍毒素分离、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如抗肿瘤)研究的高水平综述和论文。 https://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
网络扩展资料
“Bufotalinin”是一种从蟾蜍毒液中提取的甾类化合物,属于蟾蜍毒素(bufotoxin)的衍生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源与基本含义
- 该词源自拉丁语“bufo”(蟾蜍)和化学后缀“-alinin”,表明其与蟾蜍毒液成分相关。英文名称在不同文献中可能存在拼写差异,例如“bufotalin”或“bufotalein”()。
2.化学特性
- 属于强心甾类化合物(cardiotonic steroids),结构中含有蟾毒酸基烯(bufadienolide)骨架,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3.来源与用途
- 主要存在于蟾蜍皮肤分泌物中,具有防御天敌的毒性功能。
- 在医学研究中被用于探索心脏疾病治疗,但因毒性较强,需严格剂量控制()。
4.相关术语辨析
- Bufotalin:与bufotalinin结构类似,可能为同分异构体或不同取代基的衍生物。
- Bufotalein:拼写变体,释义为“蟾毒酸基烯”,可能与bufotalinin属于同一类物质()。
5.注意事项
- 该化合物具有高毒性,非实验室环境下需避免直接接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化学结构或药理机制,建议查阅毒理学或天然产物化学的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