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juːbəl/
n. 狷羚(等于bubalis)
bubal(学名:Alcelaphus buselaphus buselaphus)是北非狷羚(Hartebeest)的一个已灭绝亚种,曾广泛分布于北非地区。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物种分类与特征
bubal属于牛科狷羚属,体型健壮,肩高约1.2米,皮毛呈浅黄褐色,面部有独特的黑色斑纹,角呈竖琴状弯曲。其栖息地以草原和半干旱灌木丛为主,以草和嫩叶为食。
历史分布与灭绝
该亚种曾分布于摩洛哥至埃及的北非地带。因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过度狩猎和栖息地丧失,野生种群急剧减少。最后一只确认的野生个体于1925年在阿尔及利亚死亡,圈养个体则于1923年死于巴黎动物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其于20世纪中叶灭绝。
文化意义
在古埃及文明中,bubal被描绘于墓穴壁画中,象征自然力量;罗马时期则作为竞技场动物。其灭绝成为近代物种保护的重要警示案例。
灭绝原因与启示
殖民时期的运动狩猎(如欧洲贵族大规模猎杀)及军事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是主因。现代研究通过标本和文献分析其生态角色,强调保护现存狷羚亚种的必要性。
学术来源参考:
(注:因该物种已灭绝百年,权威在线文献有限,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JSTOR检索历史论文获取细节,例如搜索关键词:"Alcelaphus buselaphus buselaphus extinction"。)
单词bubal 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