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bombykol是什么意思,bombykol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常用词典

  • n. [昆] 蚕蛾性诱醇

  • 专业解析

    Bombykol(蚕蛾醇)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化学物质,它是第一种被人类鉴定和分离的昆虫性信息素(Pheromone)。具体而言:

    1. 定义与本质:Bombykol 是雌性家蚕蛾(Bombyx mori)释放的一种挥发性化学信号分子。它属于长链不饱和脂肪醇类化合物,其化学名为 (E,Z)-10,12-hexadecadien-1-ol,分子式为 $mathrm{C{16}H{30}O}$。

    2. 发现与意义:1959年,德国生物化学家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及其团队经过长达20年的努力,成功地从约50万只雌性家蚕蛾的腹部腺体中分离并鉴定了Bombykol。这是科学史上首次明确鉴定出一种昆虫性信息素,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创了化学生态学和昆虫信息素研究的新领域。它证明了昆虫可以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进行远距离通讯,吸引同种异性个体进行交配。

    3. 化学特性:Bombykol 分子包含16个碳原子,在第10和12位碳上各有一个双键,且这两个双键的构型分别为反式(E)和顺式(Z)。这种特定的立体化学结构对其生物活性至关重要。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定的挥发性。

    4. 功能与作用机制:雌性家蚕蛾在性成熟时释放微量的Bombykol到空气中。雄性家蚕蛾的触角上具有高度灵敏的嗅觉感受器,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甚至单个分子级别)的Bombykol。一旦接收到这个化学信号,雄性蛾便能逆风飞行,长距离追踪(可达数公里)并定位雌蛾的位置,从而完成交配。因此,Bombykol 是雌蛾吸引雄蛾前来交配的“化学情书”。

    5. 应用与影响:Bombykol的发现不仅深化了人们对昆虫行为和交流的理解,也为害虫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信息素的原理,科学家们开发了类似的信息素诱捕器或干扰剂,用于监测和防治农业害虫,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防治方法。此外,对Bombykol及其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推动了嗅觉信号转导等基础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资料

    Bombykol(蚕蛾性诱醇)是一种昆虫性信息素,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功能
      Bombykol是雌性家蚕(Bombyx mori)释放的性引诱剂,用于吸引雄性个体完成交配。它是首个被人类发现的昆虫性信息素,具有高度专一性。

    2. 化学性质

      • 分子式:C₁₆H₃₀O
      • CAS号:765-17-3
      • 分子量:238.409 g/mol
        其结构为不饱和长链醇,化学名称为(10E,12Z)-10,12-十六碳二烯-1-醇。
    3. 发现与意义
      该物质于1959年由德国科学家Adolf Butenandt首次分离鉴定,开创了昆虫信息素研究领域。这一发现对农业害虫防治有重要启发作用。

    4. 发音与翻译
      英语发音为/ˈbɒmbaɪkɒl/(英式)或/ˈbɒmbaɪkɑːl/(美式),中文译名"蚕蛾性诱醇"直接体现其来源与功能。

    5. 应用限制
      目前仅用于科学研究(如昆虫行为学或仿生学),未批准用于实际农业生产。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