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黄硅钾铀矿
Boltwoodite(中文译名“博特伍德石”)是一种含铀的次生硅酸盐矿物,属于铀矿物中的重要类别。其化学式为K(UO₂)(SiO₃OH)·1.5H₂O,主要形成于铀矿床的氧化带中,常见于花岗岩或砂岩型铀矿床的裂隙和孔洞内。该矿物通常呈纤维状或针状集合体,颜色为浅黄色至褐黄色,在紫外线下可发出微弱的荧光。
矿物学特征与成因
Boltwoodite的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由铀酰离子(UO₂²⁺)与硅酸根(SiO₃OH⁻)通过氢键连接形成层状结构,钾离子和水分子填充于层间空隙。这种结构使其易在酸性地下水环境中形成,常与铀云母、硅钙铀矿等次生铀矿物伴生(参考来源:国际矿物学协会数据库)。
发现与命名历史
该矿物于1956年首次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铀矿床中被发现,并以美国放射化学家Bertram Boltwood的名字命名。Boltwood是放射性测年法的先驱研究者之一,对铀-铅定年技术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参考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矿物资源档案)。
地质意义与应用
作为铀矿床氧化带的指示矿物,Boltwoodite的存在可帮助地质学家判断铀矿体的风化程度和次生富集过程。在核工业领域,其铀含量(约45% UO₂)使其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但实际开采中常因矿物颗粒细小且分散而难以富集(参考来源:《经济矿物学手册》第7版)。
Boltwoodite 是一种铀矿物,其中文译名为黄硅钾铀矿。根据搜索结果中的高权威性来源(),其名称可能与矿物学家 Bertram Boltwood 相关,但具体命名背景需参考专业文献。
建议需要更详细的矿物学数据时,可查阅地质学词典或专业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