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blæsfəmi/ 美:/'ˈblæsfəmi/
复数:blasphemies
GRE
n. 亵渎神明;轻视上帝或神祗
The pope found what the cultist had done was a blasphemy.
教皇觉得那个邪教徒的所作所为是在亵渎神灵。
His blasphemies infuriated nearly three hundred prayers in the church.
他那番亵渎上帝的话激怒了教堂里近三百名的祷告者们。
The local villagers would punish the people who make a blasphemy.
当地村民会对亵渎上帝的人进行惩罚。
The real blasphemy to the NT writers was the mockery of Jesus.
对《新约》作者们的真正亵渎是对耶稣的嘲笑。
He has acted out every kind of blasphemy, including dressing up as the pope in Rome.
他做过各种亵渎行为,包括在罗马装扮成教皇。
The same day, just as miserably, newspapers reported that a 17-year-old schoolboy, also in Karachi, had been arrested and charged with blasphemy.
同一天,同样悲惨的是,报纸报道同样在卡拉奇的一名17岁的男生被捕,并被指控亵渎神明。
Look, now you have heard the blasphemy.
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
Ye have heard the blasphemy: what think ye?
你们已经听见他这僭妄的话了。
"blasphemy"(渎神)指对宗教神明、圣物或教义的亵渎或不敬言行,这一概念具有跨文化和跨宗教的特殊敏感性。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该行为包含"通过语言或行为表现出对上帝或神明的侮辱性蔑视"(来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从法律层面看,英国在2008年正式废除《渎神法》前,曾有多个因该法被起诉的案例,例如1922年艺术家因描绘耶稣降生场景被控渎神(来源:英国议会立法记录)。
在宗教比较研究中,伊斯兰教法对渎神的处罚最为严厉,《古兰经》明确禁止对安拉的亵渎(来源:古兰经4:140)。而加拿大最高法院2018年R v Whatcott案判决显示,该国刑法仍保留对宗教仇恨言论的约束条款(来源:加拿大最高法院判例库)。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2020年报告指出,全球仍有32个国家存在渎神相关刑事法规(来源: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年度报告)。
当代争议多聚焦于言论自由与宗教保护的平衡,如2015年《查理周刊》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对渎神概念的重新审视。不同宗教对渎神认定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佛教更强调对修行者的不敬行为,而非具体神明的亵渎(来源:剑桥大学比较宗教学研究论文)。
boxed{blasphemy} 是一个具有宗教和法律含义的英语名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其定义和用法:
指对神明或宗教的亵渎行为或言论,包含对神圣事物的不敬表达。在基督教文化中尤为强调对上帝的冒犯。例如:
不同文化对blasphemy的界定差异较大,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在涉及宗教话题时,需特别注意其敏感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