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icrite是什么意思,biomicrit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生物泥晶灰岩;生物细晶岩
专业解析
Biomicrite 是一个地质学,特别是沉积岩石学(尤其是碳酸盐岩研究)中的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类型的石灰岩(Limestone)。其核心含义可以拆解为:
-
词源与基本定义:
- 该词由前缀 "bio-"(意为生物的)、词根 "micrite"(意为微晶方解石泥)组合而成。
- 因此,biomicrite 最直接的定义是:一种含有显著生物碎屑(化石碎片)的微晶石灰岩。 它强调的是岩石基质主要由非常细小的方解石晶体(微晶)组成,同时含有足够多的、肉眼或显微镜下可见的生物化石颗粒。
-
岩石学特征(组分):
- 基质(Matrix): 占岩石体积的大部分(通常 >90%),由粒径小于 4 微米(µm)的微晶方解石(micrite)构成。这种微晶方解石泥通常是在低能量的水环境中化学沉淀或生物化学沉淀(如藻类活动)形成的,或者是原始文石泥(碳酸钙泥)在成岩过程中重结晶形成的。
- 颗粒(Grains/Allochems): 含有显著数量(通常在 10% 以上)的生物碎屑颗粒。这些颗粒包括:
- 完整的微体化石(如有孔虫、介形虫)。
- 较大的生物化石碎片(如海百合茎碎片、珊瑚碎块、软体动物壳碎片、藻类碎片等)。
- 这些生物碎屑通常散布在微晶基质中,是岩石中主要的“异化颗粒”。
- 其他组分: 可能含有少量其他类型的颗粒,如鲕粒(ooids)、球粒(pellets)或内碎屑(intraclasts),但生物碎屑是主要的、定义性的颗粒类型。胶结物通常较少,因为微晶基质本身就起到了“胶结”生物碎屑的作用。
-
分类体系中的位置:
- Biomicrite 属于福克碳酸盐岩分类(Folk Classification) 体系。该体系主要依据岩石中异化颗粒(allochems)的类型和基质(或胶结物)的类型来划分石灰岩。
- 在福克分类中:
- 如果岩石基质是微晶(micrite),且主要颗粒是生物碎屑(bio-),则称为Biomicrite。
- 如果颗粒主要是鲕粒(ooids),则称为 Oomicrite;如果是球粒(pellets),则称为 Pelmicrite;如果是内碎屑(intraclasts),则称为 Intramicrite。
- 如果基质是亮晶方解石(sparite,代表高能量环境下的胶结作用),则对应地称为 Biosparite, Oosparite 等。
- 因此,biomicrite 明确指示了岩石具有“微晶基质”和“生物碎屑颗粒”这两个关键特征。
-
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Biomicrite 的形成环境通常指示较低能量 的沉积条件。
- 微晶基质的普遍存在说明沉积水体相对安静,不足以簸选走细粒的泥,或者泥是在原地(如泻湖、较深陆棚、礁后等低能环境)生成的。
- 生物碎屑的存在则表明有生物活动(如贝类、有孔虫、藻类等),这些生物碎屑可能是在原地生活死亡后埋藏的(原地埋藏),也可能是从邻近稍高能量的区域(如礁体、浅滩)搬运而来,但搬运距离不远或能量不足以将其磨蚀殆尽或簸选走泥质基质。
- 常见的形成环境包括:受保护的泻湖、礁后区域、较深(但仍在透光带内)的陆棚、低能的潮下带等。
Biomicrite 是一种在低能量水环境中形成的石灰岩,其典型特征是含有散布的、显著数量的生物化石碎片(生物碎屑),这些碎屑被包裹在由极细小的方解石晶体(微晶)构成的基质中。它是福克碳酸盐岩分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岩石类型名称,对解释古沉积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资料:
- Folk, R. L. (1959). Practical petro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limestones. AAPG Bulletin, 43(1), 1-38. (福克分类的原始经典论文) AAPG Bulletin (请注意:此为AAPG档案链接,可能需要订阅访问全文)
- Flügel, E. (2010). Micro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2nd e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权威的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教科书,详细阐述包括biomicrite在内的各类岩石特征和环境意义) Springer Link (可能需要购买或机构访问)
- Tucker, M. E., & Wright, V. P. (1990). Carbonate Sedimentology.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经典沉积学教材,涵盖碳酸盐岩分类和沉积环境) Wiley Online Library (可能需要购买或机构访问)
- Scholle, P. A., & Ulmer-Scholle, D. S. (2003). A Color Guide to the Petrography of Carbonate Rocks: Grains, Textures, Porosity, Diagenesis. AAPG Memoir 77. (提供碳酸盐岩岩石学的彩色图版和解释,包含biomicrite实例) AAPG Datapages (AAPG档案链接)
- Reading, H. G. (Ed.). (1996).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Facies and Stratigraphy (3rd ed.). Blackwell Science. (综合沉积环境教材,讨论不同环境下的碳酸盐岩类型) Wiley Online Library (可能需要购买或机构访问)
- 现代沉积实例参考:巴哈马台地(Bahama Banks)的许多泻湖和台地内部沉积物即为典型的现代生物微晶灰泥(biomicrite precursor)。相关研究广泛见于海洋地质学期刊。
网络扩展资料
根据法语助手法汉-汉法词典的释义,"biomicrite"的中文解释为生微晶,属于地质学术语。该词由前缀"bio-"(生物)和"micrite"(微晶方解石)组成,指含有生物碎屑(如贝壳、藻类等化石)的微晶石灰岩。
补充说明:
- 岩石学特征:生物碎屑含量通常超过10%,基质为微晶方解石,常见于低能沉积环境(如潟湖、深海等)。
- 分类体系:该术语属于福克石灰岩分类系统,与"intrasparite"(内碎屑亮晶灰岩)等类型并列。
- 发音提示:法语读音为/bjɔmi.kʁit/,英语发音可参考/baɪoʊˈmaɪkraɪt/。
建议需要专业地质学应用时,可查阅《沉积岩石学》或国际地质协会(IUGS)的分类标准以获取更精准的定义和实例。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