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天体生物物理学
Bioastrophysics是生物学与天体物理学交叉形成的前沿学科,主要研究宇宙环境下生命现象的物理机制及生命与宇宙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该领域融合了三个核心研究方向:
宇宙生物分子研究:通过射电望远镜和光谱分析技术,探测星际空间中的氨基酸、糖类等生命基础分子,例如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利用FAST望远镜在猎户座星云中发现羟基乙酸分子(Nature Astronomy, 2023)。
极端环境生命模型:建立微生物在微重力、强辐射等太空条件下的生存模型,美国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通过国际空间站实验验证了耐辐射奇球菌在火星模拟环境中的存活机制。
系外行星适居性评估:结合凌日法和径向速度法数据,构建行星大气层生物标志物检测体系,如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对TRAPPIST-1星系行星的二氧化碳光谱分析(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24)。
该学科术语目前主要应用于《天体生物学》期刊(Astrobiology)和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的跨学科研讨会议中,欧洲空间局(ESA)的宇宙愿景2030计划已将其纳入深空探测任务的技术框架。
根据搜索结果的综合分析,单词bioastrophysics 是由 "bio-"(生物)和 "astrophysics"(天体物理学)组合而成的交叉学科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核心定义
学科背景
发音与用法
相关概念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细分研究方向,建议查阅天体生物学或宇宙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