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植] 紫葳科
Bignoniaceae(紫葳科)是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目下的一个科,包含约85属约860种植物。该科植物多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具有重要的生态和观赏价值。以下是其核心特征及分类信息:
形态特征
典型物种如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和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叶片常为复叶(羽状或掌状),花冠呈漏斗状或钟形,色彩鲜艳,果实多为蒴果。种子常具膜质翅,适应风力传播。
分布与多样性
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部分物种如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在中国长江流域广泛栽培,作为传统园林植物。
经济与生态价值
近年分子研究表明,传统紫葳科部分属(如火焰木属)被划入其他科,同时新增了原属紫葳科的非洲类群。权威分类可参考《中国植物志》及国际数据库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Kew Science)。
Bignoniaceae(紫葳科)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科,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发音
Bignoniaceae是拉丁语学名,中文译为紫葳科,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其英文发音为/biɡ'nəuiəsi,iː/,法语发音为/biɲɔɲa/。
2. 分类特征
该科植物多为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少数为草本。主要特征包括:
3. 词源与命名
科名源自模式属Bignonia(凌霄花属),为纪念法国植物学家Jean-Paul Bignon而命名。
4. 分布与种类
全球约120属65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至亚热带,少数延伸至温带。中国原产12属35种(如木蝴蝶属、梓属),另引进栽培16属19种(如蓝花楹属、火焰木属)。
5. 应用与代表植物
紫葳科植物多具观赏价值,如:
Bignoniaceae是形态多样、生态适应性强的植物科,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如需更完整的属种列表,可参考植物志或权威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