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thierine是什么意思,berthierin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磁绿泥石
专业解析
Berthierine(贝得石)是一种含水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属于绿泥石族(Chlorite Group)的一员。它以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地质产状而闻名,主要特征如下:
-
化学成分与结构:贝得石是一种富含铁(Fe)的绿泥石矿物,其典型化学式为 (Fe²⁺, Fe³⁺, Mg, Al)₆(Si, Al)₄O₁₀(OH)₈。它属于1:1型层状硅酸盐(TO型),即其晶体结构由一层硅氧四面体层(T层)和一层氢氧镁石或氢氧铝石八面体层(O层)交替堆叠而成。其八面体片中以三价铁(Fe³⁺)为主,这是其区别于其他常见绿泥石(如斜绿泥石)的关键特征之一。其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
-
命名由来:该矿物以法国化学家和矿物学家皮埃尔·贝尔捷(Pierre Berthier, 1782–1861)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对矿物学和冶金学的贡献。
-
物理性质:
- 颜色:通常呈绿色、橄榄绿色、黄绿色或棕绿色。
- 光泽:常呈暗淡的土状光泽、珍珠光泽或油脂光泽。
- 条痕:浅绿色或白色。
- 硬度:莫氏硬度较低,通常在 2 到 3 之间。
- 解理:具有一组完全的底面解理。
- 形态:常以细小的鳞片状、土状、隐晶质或鲕状集合体出现。很少见到发育良好的单晶体。
-
地质产状与成因:
- 沉积环境:贝得石最常见于富铁的沉积岩中,尤其是前寒武纪和古生代的鲕绿泥石岩(一种主要由贝得石组成的沉积铁矿)。它通常是在低温和弱还原至弱氧化的浅海沉积环境中,由含铁矿物(如海绿石、铁氧化物、粘土矿物)在成岩作用早期阶段蚀变形成的自生矿物。
- 热液蚀变:它也出现在低温热液蚀变环境中,作为铁镁质岩石(如玄武岩、辉长岩)或含铁沉积物在低温热液作用下的蚀变产物。
- 土壤与风化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土壤和风化壳中,贝得石可以作为原生含铁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蚀变产物出现。
-
鉴别与意义:
- 贝得石在外观上容易与海绿石或其他绿色粘土矿物混淆。精确鉴定通常需要借助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EPMA)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特征。
- 作为鲕绿泥石岩的主要矿物成分,贝得石具有重要的经济地质意义,因为鲕绿泥石岩是低品位铁矿的一种类型。
- 在沉积学研究中,贝得石的存在是特定沉积成岩环境(低温和弱还原条件)的指示矿物。
来源参考:
- 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矿物数据库通常提供矿物定义和命名信息。
- Mindat.org 矿物数据库是矿物学信息的权威在线资源之一。
- 《矿物学手册》(如 Deer, Howie & Zussman 的 "Rock-Forming Minerals" 系列)提供了详细的矿物学描述。
网络扩展资料
Berthierine(磁绿泥石)是一种矿物学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 Berthierine属于绿泥石族矿物,化学成分为含铁的层状硅酸盐,化学式通常表示为 $(Fe^{2+},Mg,Al)_3(Si,Al)_2O_5(OH)_4$。其名称可能源自法国矿物学家Pierre Berthier,但具体词源需进一步考证。
2.成分与特征
- 主要含铁(Fe²⁺),也可能含镁(Mg)、铝(Al)等元素。在法语资料中,它被描述为与铝相关的矿物(可能与翻译或成分变体有关)。
- 晶体结构呈单斜晶系,颜色多为绿色至暗绿色,具有玻璃光泽。
3.地质环境
- 常见于低温变质岩或沉积岩中,如页岩、铁矿床等,可能与菱铁矿共生。
4.应用与意义
- 在矿物学和地质学研究中用于分析岩石形成环境,但工业应用较少。
补充说明
若需更详细的矿物学数据(如产状、物理性质),建议查阅地质学专业数据库或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