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酚乙铵
Bephenium(中文译名:苄酚宁)是一种季铵盐类抗蠕虫药物,主要应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尤其是钩虫和蛔虫感染。其化学名称为苄基二甲基苯氧乙基铵,药理作用通过抑制寄生虫的神经肌肉传导,导致虫体麻痹后被宿主肠道排出。
适应症
Bephenium曾广泛用于治疗由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引起的钩虫病,对蛔虫感染也有一定疗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中期的寄生虫病防治指南中将其列为推荐药物。
药理学特性
该药物通过干扰寄生虫的乙酰胆碱受体,阻断神经信号传递,从而抑制虫体运动。其口服制剂(如羟萘酸苄酚宁)因在肠道内吸收率低,可针对性作用于肠道寄生虫。
历史与现状
根据《英国药典》(1958年版)记录,Bephenium于20世纪50年代投入临床使用,但因副作用(如恶心、腹痛)及新型广谱驱虫药(如阿苯达唑)的普及,目前已在多数国家退出一线治疗。
Bephenium(中文名:苄酚宁)是一种季铵盐类化合物,主要作为驱肠虫药物使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与用途
Bephenium属于广谱驱虫剂,主要用于治疗钩虫、蛔虫及鞭虫感染,其中对钩虫效果尤为显著。其常用形式为双羟萘酸盐(bephenium pamoate),通过麻痹虫体实现驱虫效果。
化学性质
分子式为C₁₇H₂₂NO⁺,分子量256.36,属于季铵盐类化合物。其结构包含苯氧乙基和苄基基团,化学名为 benzyldimethyl(2-phenoxyethyl)ammonium。该物质可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需在-20°C下储存。
作用机制
作为B型乙酰胆碱受体(AChR)激活剂,bephenium通过干扰寄生虫的神经肌肉传递,导致虫体痉挛性麻痹,最终被排出体外。
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总结来说,bephenium是一种针对肠道寄生虫的化学治疗剂,兼具药效与潜在风险,需严格遵循用药指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