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zopyrrole是什么意思,benzopyrrol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苯骈吡咯
专业解析
苯并吡咯(Benzopyrrole)是一个有机化学术语,特指一类由苯环与吡咯环稠合(即共享两个相邻碳原子)形成的双环杂环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天然产物和合成化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最著名且最常见的代表是吲哚(Indole)。
详细解释
-
结构核心:
- 吡咯环 (Pyrrole):一个五元杂环,包含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氮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其结构具有芳香性。
- 苯环 (Benzene):一个六元碳环,具有高度稳定的芳香性。
- 稠合 (Fusion):苯环和吡咯环通过共享两个相邻的碳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双环体系。在吲哚中,苯环的编号为a、b环,吡咯环为c环,共享的键位于苯环的2-3位和吡咯环的4a-8a位(或按标准吲哚编号为苯环和吡咯环的2-3位)。
-
代表化合物:吲哚 (Indole):
- 苯并吡咯最常见的同义词就是指吲哚本身。吲哚的分子式为 C₈H₇N。
- 结构特征:其吡咯环的氮原子通常参与氢键形成或作为碱性位点(尽管碱性很弱)。
- 芳香性:整个吲哚环系是一个10π电子的芳香体系,电子分布不均匀。
-
存在与重要性:
- 天然存在:吲哚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核心骨架,例如:
- 氨基酸:色氨酸(Tryptophan)是构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之一。
- 神经递质:血清素(5-羟色胺, Serotonin)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和激素。
- 植物激素:生长素(吲哚-3-乙酸, Indole-3-acetic acid)调节植物生长。
- 生物碱:众多具有药理活性的生物碱含有吲哚结构,如马钱子碱(Strychnine)、长春花碱(Vinblastine)、麦角碱(Ergot alkaloids)等。
- 色素与气味:吲哚本身在低浓度时具有花香(如茉莉花),高浓度时则有粪便气味;是许多香料和染料(如靛蓝 Indigo)的组成部分。
- 合成化学:吲哚及其衍生物是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和有机合成中极其重要的砌块。大量药物分子(如抗抑郁药、抗偏头痛药、抗癌药等)和功能材料都基于吲哚结构设计合成。
“苯并吡咯”(Benzopyrrole)本质上描述的是苯环与吡咯环稠合形成的双环杂环体系。虽然理论上可能存在不同的稠合方式(如异吲哚 Isoindole,其氮原子位于稠合位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该术语几乎等同于“吲哚”(Indole)。吲哚是这类化合物中最普遍、最具生物和化学重要性的代表,构成了无数天然产物和合成药物的核心结构单元。
网络扩展资料
Benzopyrrole(或拼写为benzpyrrole)是吲哚(indole)的化学名称,指一种由苯环与吡咯环融合而成的杂环化合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
结构与命名
其名称源自“苯(benzene)”和“吡咯(pyrrole)”的组合,化学式为C₈H₇N。结构上,苯环与吡咯环通过共享两个相邻碳原子形成稠环体系。
-
应用领域
吲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例如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动物代谢产物(如色氨酸分解物)以及药物合成中。医学上常用于检测尿液中的代谢异常(如“吲哚尿”indoluria)。
-
相关术语
- 发音:英式音标为/benzpɪ'rəʊl/,美式音标为/benzpɪ'roʊl/。
- 衍生词:如吲哚酚(indoxyl)、吲哚衍生物等,常见于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领域。
需注意,该词可能存在拼写变体(如benzpyrrole与benzopyrrole),但均指向同一化合物。如需更专业的化学性质或合成路径,建议参考有机化学教材或权威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