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气压回转仪;气压陀螺仪
barogyroscope(气压陀螺仪)是一种结合气压测量与陀螺仪原理的复合仪器,主要用于测量运动物体的姿态变化或高度变化。其名称由以下部分构成:
陀螺仪基础
利用高速旋转转子的角动量稳定性(陀螺效应),抵抗外力干扰以维持空间定向。当载体(如飞机、船舶)发生倾斜或转向时,陀螺仪通过进动效应输出角速度信号,实现姿态监测。
参考: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gyroscope" 词条
气压计集成
通过气压传感器测量大气压变化,结合标准大气模型(如国际标准大气 ISA)估算高度变化。气压数据与陀螺仪的姿态信息融合,可修正载体运动对高度测量的干扰。
参考:IEEE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Society,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技术手册
应用场景
早期用于船舶稳定系统、航空导航辅助设备(如20世纪中期的惯性导航雏形),现代已被更精确的激光陀螺仪(RLG)或光纤陀螺仪(FOG)取代,但其设计思想仍影响组合导航系统(如气压-IMU 融合算法)。
参考:Journal of Navigati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Airborne Altimetry"
该术语在专业文献中较少独立出现,更多作为复合导航系统的描述性概念。其技术细节可参考:
注:因该术语属专业冷门词汇,公开网络资源有限,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IEEE Xplore, ScienceDirect)检索进一步文献。
“barogyroscope”是一个法语技术术语,由前缀“baro-”(与气压相关)和“gyroscope”(陀螺仪)组合而成。以下是综合解释:
基本定义
该词直译为“气压陀螺仪”,指一种结合气压测量功能的陀螺仪装置。这类设备可能用于导航或稳定系统,通过气压变化辅助陀螺仪的工作(例如在飞行器或船舶中)。
词源与结构
应用推测
虽然该词未被广泛收录于通用词典,但根据航空航海领域中的技术背景,可推测其可能用于:
注意事项
该术语在中文资料中极为罕见,可能属于特定历史技术文献或法语专业文本中的旧称。现代技术场景中更常用“gyroscope”(陀螺仪)或“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惯性导航系统)等表述。
建议:如需深入了解,可参考法语航空工程类文献或早期惯性导航技术手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