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beɪbi buːm/
CET4,CET6
婴儿潮;生育高峰
I'm a product of the postwar baby boom.
我是战后婴儿潮的产物。
Baby boom is a big word.
婴儿潮是个大问题,不光是婴儿增长。
In my neighborhood there is a baby boom.
我家附近出现了生育高峰。
The baby boom swelled the population.
婴儿潮[生育高峰] 使人口膨胀。
Tom was a product of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汤姆是婴儿潮时代的产物。
婴儿潮(baby boom)指特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显著上升的社会现象。该术语最常用于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1946年至1964年间出现的生育高峰(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根据统计,这一时期美国共有约7600万新生儿出生,约占当前全国总人口的23%(来源:皮尤研究中心)。
这一现象的形成与战后士兵返乡、经济复苏、就业机会增加及社会福利改善密切相关(来源:大英百科全书)。婴儿潮一代对人口结构、消费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推动1960-1970年代教育需求激增,以及21世纪初退休潮带来的养老金压力(来源:布鲁金斯学会)。
在其他国家,类似现象也因战争结束、政策调整或文化变迁出现。例如中国在1963年生育率高达7.5,形成短期婴儿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这些案例表明,婴儿潮不仅是人口统计学概念,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观测指标。
“Baby boom”是一个英语术语,主要用于描述某一时期或地区内人口出生率显著上升的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Baby boom”直译为“婴儿潮”或“生育高峰”,通常指代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出生人口激增现象。该词最早用于描述二战后(1946-1964年)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因社会安定、经济复苏而出现的出生率大幅增长。
除特指战后婴儿潮外,该词也可泛指任何由特殊事件(如经济繁荣、战争结束、文化庆典等)引发的出生率短期高峰。例如,中国曾因生肖偏好出现局部婴儿潮。
婴儿潮人群的成长周期(如入学、就业、退休)会阶段性影响教育、劳动力市场及养老政策,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的婴儿潮案例,可参考人口学文献或权威统计数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