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frequency是什么意思,audio frequency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声][通信] 音频;成音频率
例句
Support coaxial digital audio frequency output.
支持数字音频同轴输出。
Purpose: Audio frequency amplifier applications.
用途:用于音频放大。
Purpose: Audio frequency and high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用途:用于音频、高频功率放大。
Purpose: Audio frequency general purpose amplifier applications.
用途:用于普通音频放大。
The audio frequency file is built by the method of modeling and coding.
音频文件的产生通过建模和编码的方法实现。
专业解析
音频频率(Audio Frequency) 指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振动频率范围,通常定义为20赫兹(Hz)至20,000赫兹(20 kHz)。这一频率范围是人类听觉系统对声波响应的核心区间,是声学工程、音频技术、通信等领域的基础概念。
一、核心定义与范围
- 人耳可听范围:健康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下限约为20 Hz(低沉轰鸣),上限约为20 kHz(尖锐哨音)。此范围随年龄增长或听力损伤可能缩小,尤其高频感知能力易衰减 。
- 物理本质:音频频率对应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每秒振动的周期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
二、技术应用领域
- 音频设备设计:扬声器、麦克风、耳机等设备的频率响应特性需覆盖20 Hz–20 kHz,确保高保真(Hi-Fi)音质还原 。
- 通信与广播:电话系统(300 Hz–3.4 kHz)和调频广播(30 Hz–15 kHz)根据传输需求优化音频频段,平衡带宽与语音清晰度 。
- 数字音频处理:CD音质采样率(44.1 kHz)依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需至少为最高音频频率(20 kHz)的两倍,避免信号混叠 。
三、科学意义与扩展
- 心理声学基础:人耳对中频(1–4 kHz)最敏感,这与语音识别和听觉进化相关。等响曲线表明相同声压级下,不同频率的感知响度存在差异 。
- 次声与超声:低于20 Hz的次声波(如地震波)和高于20 kHz的超声波(如医学成像)虽不可听,但具有重要科学应用价值 。
权威参考来源
- 声学原理:Britannica, "Sound: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 听觉生理学:NIH, "How Do We Hear?"
- 音频工程标准: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AES), "AES Standards"
- 通信频带规范:ITU-T Recommendation G.107, "E-model"
- 数字音频理论:MIT OpenCourseWare, "Signal Processing"
网络扩展资料
“audio frequency”(音频频率)是指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振动频率范围,通常为20 Hz(赫兹)到 20,000 Hz(20 kHz)。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范围
- 基本概念:声音通过空气传播时产生振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即为频率。人类可感知的频率被称为“音频频率”。
- 标准范围:20 Hz(低频,如雷声)到 20 kHz(高频,如鸟鸣)。但随年龄增长,人对高频的感知能力会下降。
技术应用
- 通信与广播
电话、广播等系统会将语音信号限制在300 Hz–3.4 kHz 范围内,以优化传输效率。
- 音频设备
扬声器、麦克风等设备的设计需覆盖或适配此频率范围,确保声音保真度。
- 数字音频
采样率(如CD的44.1 kHz)需至少为最高音频频率的2倍,以避免信号失真(奈奎斯特定理)。
相关概念区分
- 次声波(Infrasound):频率低于 20 Hz,如地震波。
- 超声波(Ultrasound):频率高于 20 kHz,用于医疗成像或工业检测。
公式表示
音频频率的物理公式为:
$$ f = frac{1}{T} $$
其中,( f ) 是频率(Hz),( T ) 是振动周期(秒)。
如果需要更专业的细分领域(如电子工程、声学)解释,可进一步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