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əˈsɪrɪə/
n. 亚述(亚洲西南部之古国)
He rebelled against the king of Assyria and did not serve him.
他背叛,不肯事奉亚述王。
At that time king Ahaz sent to the king of Assyria for help.
那时,亚哈斯王差遣人去见亚述诸王,求他们帮助。
Even Assyria has joined them to lend strength to the descendants of Lot.
亚述也与他们连合。他们作罗得子孙的帮手。
Nineveh was in the country Assyria, which was Israel’s rival country.
尼尼微住在亚述国(Assyria),这是以色列的敌国。
or what hast thou to do in the way of Assyria, to drink the waters of the river?
你为何在亚述路上要喝大河的水呢。
亚述(Assyria)是古代近东地区的重要文明与帝国,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今伊拉克北部及周边地区)。其历史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古亚述时期(约公元前2000–1750年)、中亚述时期(约公元前1365–934年)和新亚述帝国时期(公元前911–609年)。亚述人以军事扩张闻名,鼎盛时期领土横跨埃及、波斯湾和安纳托利亚,建立了历史上首个覆盖多民族的大型帝国。
政治与军事
亚施行中央集权制,以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为首都。其军队以先进战术和武器著称,如铁制兵器、攻城槌和战车,并首创军事情报系统。著名君主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Tiglath-Pileser III)推行行省制度,强化行政管理,奠定了帝国统治基础。
文化与宗教
亚述人继承苏美尔与巴比伦文化,使用楔形文字,尊奉主神阿舒尔(Ashur)。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在尼尼微建立的图书馆保存了约3万块泥板,涵盖医学、天文和文学内容,是研究古代两河文明的重要史料。
衰落与遗产
公元前7世纪末,新亚述帝国因内部叛乱与米底-巴比伦联盟的攻击灭亡。其行政体系、法律和军事技术被波斯帝国继承,并通过希伯来经典《圣经》记载影响后世西方文明。考古发现如尼姆鲁德宫殿浮雕和《吉尔伽美什史诗》泥板,印证了亚述在艺术与文学上的成就。
来源:大英百科全书(亚述帝国)、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亚述文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述艺术)
Assyria 是古代近东的重要文明实体,其含义可分解为以下四个层面:
基本定义与发音
该词为名词,国际音标标注为英 [əˈsɪriə] / 美 [əˈsɪriə],专指公元前约2500年–公元前612年间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今伊拉克境内)的奴隶制王国。其名称源自最初的首都城市阿舒尔(Assur)。
地理与历史定位
亚述帝国以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为核心,鼎盛时期疆域涵盖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及埃及部分地区。据记载,其灭亡于公元前612年,被新巴比伦与米底王国联军所灭。
文化与军事遗产
亚述人以军事扩张 著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首个大规模常备军制度,并发展出高效的行政管理系统。其艺术成就如浮雕(如尼尼微宫殿壁画)、建筑(如萨尔贡二世的宫殿)均体现强权风格。主神阿舒尔(Ashur) 是帝国信仰核心。
语言与现代关联
亚述语属阿卡德语分支,使用楔形文字书写。现代亚述人(Assyrian)为其后裔之一,主要分布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仍保留阿拉米语方言和基督教信仰传统。
拓展应用:该词常出现在历史文献、考古研究及《圣经》文本中,例如《旧约》多次提及亚述对以色列的征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