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装线;装配生产线;装配流水线
Mixed assembling line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mode of production.
混合装配的流水线能够更好的适应这种生产方式。
Teamwork, assembling line, the contract with clients are other factors to drive the hard working.
团队作业,流失作业,与客户签订合同这些也是有效的驱动因数。
Three formulations accord with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cleaning magnetic plate assembling line.
配制的三种除油剂符合盘片生产清洗要求。
To study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workers on assembling line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ir health care.
目的研究流水线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该人群的健康保健提供依据。
With more than 8 assembling line and more than250 workers, the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is over 500,000 pcs.
拥有超过8条装配生产线和250多名工人,年生产能力超过50万数量产品。
装配线(Assembling Line) 指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将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多个连续的工序,每个工序由特定工位或工人负责完成标准化操作,产品通过传送装置(如传送带)在各工位间顺序移动,最终完成整体组装。其核心在于分工协作、流程化与标准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单位成本。
装配线由亨利·福特于1913年首次大规模应用于福特T型车生产,通过将底盘组装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93分钟,实现汽车量产革命。其优势包括:
(参考: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对福特生产线的记载;亨利·福特博物馆档案)
随着技术进步,传统装配线已发展为:
当前,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仍广泛采用装配线模式,并融入物联网(IoT)技术实现实时监控与数据优化。
权威来源参考:
-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对生产系统的技术定义
- 《工业工程手册》(Gavriel Salvendy主编)中的生产流程分析
- 福特公司历史档案馆关于T型车生产的原始记录
“assembling line”的正确拼写应为“assembly line”,是制造业中的核心概念,指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形式。以下为详细解析:
定义与结构
历史革新
核心优势
现代演变
典型应用场景:汽车制造(每分钟下线1.2辆整车)、电子产品组装(iPhone产线每4.5秒完成1台)、家电生产等。同义词包括production line,反义词为custom workshop(手工定制工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