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aridol是什么意思,ascaridol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驱蛔脑;驱蛔素
专业解析
ascaridol(中文常译作驱蛔素或土荆芥油精)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属于单萜过氧化物类。其详细解释如下:
-
化学性质与结构
- 驱蛔素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油状液体。
- 其分子式为 C₁₀H₁₆O₂。
- 它的核心结构特征是一个不稳定的1,2-二氧戊环(过氧桥)结构(-O-O-),连接在一个对薄荷烷(p-menthane)骨架上。这个过氧桥是其生物活性的关键,但也使其具有不稳定性和潜在的爆炸性。
- 化学结构式可表示为:
$$
ce{ chemfig{*6((-HO_2C)=(-)-(-)=(-)-(-)=)} }
$$
(注:此简化结构式意在突出过氧桥和环己烯骨架,实际结构更复杂)
-
天然来源
- 驱蛔素是土荆芥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特征性成分,含量可达60-80%。土荆芥油是从植物土荆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 旧称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的叶、花和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这种植物传统上被用于驱虫,其效力主要归功于驱蛔素。
-
生物活性与用途
- 驱肠虫作用:驱蛔素最著名的特性是其强大的驱虫(特别是驱蛔虫)活性。它能有效对抗多种肠道寄生虫,尤其是蛔虫(Ascaris spp.),其英文名ascaridol即来源于此。其作用机制被认为与过氧桥在寄生虫肠道厌氧环境下分解产生自由基,对虫体造成氧化损伤有关。
- 其他潜在活性:研究也表明驱蛔素可能具有抗菌、抗真菌、细胞毒性和杀螨等活性,但这些应用远不如其驱虫作用知名和成熟。
-
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 驱蛔素具有毒性。口服过量可引起严重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眩晕、耳鸣、视觉和听觉障碍,甚至抽搐、昏迷和呼吸衰竭。历史上曾因使用不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案例。
- 由于其不稳定性和潜在的爆炸性(尤其在受热、接触酸或金属时),纯品驱蛔素的储存和处理需要格外小心。
- 由于其显著的毒性风险,含有高浓度驱蛔素的土荆芥油作为驱虫药的使用在现代医学中已被更安全、更有效的合成药物(如阿苯达唑)所取代。目前主要作为研究化合物或存在于一些传统药物/精油中(使用时需极度谨慎)。
权威参考来源:
- 关于驱蛔素的化学结构、性质、来源及生物活性,可参考权威的天然产物化学或药用植物学专著,例如《天然产物化学》(徐任生 主编) 或《中药大辞典》中关于“土荆芥”的条目。
- 其药理作用和毒性信息可查阅药理学或毒理学专业书籍,如《药理学》(杨宝峰 主编) 或《临床毒理学》(Clarke's Analysis of Drugs and Poisons)。 (请注意:由于当前搜索结果限制,无法提供具体有效链接。在实际应用中,应引用上述权威书籍的特定章节或可靠的科学数据库如SciFinder、Reaxys中的条目链接,或PubMed中相关的综述文献链接)。
网络扩展资料
由于未搜索到与“ascaridol”推测可能存在拼写误差或该词属于专业术语。根据化学领域知识,“ascaridol”可能指ascaridole(中文名:驱蛔素),其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ascaridole(化学式:C₁₀H₁₆O₂)是一种天然有机过氧化物,属于单萜类化合物,常见于植物如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的精油中,具有驱虫特性。
2.化学性质
- 结构特征:含有一个过氧基团(-O-O-),结构式为:
$$
ce{O}
quad text{连接两个环状结构(双环单萜)}。
$$
- 不稳定性:易受热或光照分解,可能发生爆炸性反应,需低温避光保存。
3.用途
- 传统医药:曾用于治疗蛔虫感染(抗寄生虫作用)。
- 合成化学:作为氧化剂参与有机反应,但因危险性高,现多被更安全的氧化剂取代。
4.安全信息
- 毒性:高剂量对人体有毒,可能导致恶心、头痛或肝肾损伤。
- 操作建议:需在专业实验室环境下谨慎使用。
若需更准确的信息,请检查拼写或提供上下文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