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əˈpɒkəpi/ 美:/'əˈpɑːkəpi/
n. 字尾音消失
Apocope(词尾脱落)是语言学中常见的音系现象,指单词在发音或拼写时省略末尾的一个或多个音节或音素。这一术语源自古希腊语"apokoptein",意为"切断",常见于语言演变、口语简化或诗歌韵律调整中。
历史语言演变
英语单词"name"源自中古英语"nama",末尾元音"a"脱落。类似现象在罗曼语族中普遍存在,例如拉丁语"bonus"(好)在西班牙语中演变为"buen"(词尾"-us"脱落)。
现代口语应用
日常用语常出现词尾简化,如将"advertisement"缩略为"ad","photograph"简化为"photo"。法语中"cinéma"(电影院)原词为"cinématographe",省略了后半部分音节。
诗歌韵律调整
诗人通过apocope创造特定节奏,如英语诗歌中把"over"写作"o'er",西班牙语诗歌将"para"(为了)写作"par"以符合音节数要求。
权威语言学参考资料:
Merriam-Webster词典定义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apocope
牛津语言学手册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acref/9780199675128.001.0001/acref-9780199675128
Apocope 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单词在发音或书写时省略末尾的音节、字母或音素的现象。这种语言演变常见于口语、缩写或特定语境中,目的是简化发音或适应语言习惯。以下是详细解释:
以上解释综合了新东方词典()、海词词典()及西语助手()等资料。如需更多语言学案例,可参考相关词典或学术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