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止涎药
antisialogogue(抗涎剂)是医学和药理学领域中用于抑制唾液分泌的药物或化学物质。该术语由前缀“anti-”(对抗)与“sialagogue”(促唾液分泌剂)组合而成,字面含义为“对抗唾液分泌的物质”。
antisialogogue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尤其是M3受体)抑制副交感神经对唾液腺的刺激,从而减少唾液分泌。常见药物包括阿托品(Atropine)和东莨菪碱(Scopolamine)。这类药物在临床中主要用于:
根据《Goodman & Gilman药理学治疗学手册》(第14版),抗胆碱能药物的抗涎效果与其脂溶性直接相关,脂溶性越高,唾液腺抑制作用越显著。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也将阿托品类药物列为手术必备辅助用药。
“Antisialogogue”是一个医学术语,由前缀anti-(对抗)和词根sialogogue(促进唾液分泌的物质)组成。其含义为:
定义
指能够抑制唾液分泌的药物或物质。它通过阻断唾液腺的神经信号或生理功能,减少唾液的产生。
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抗胆碱能作用实现,例如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如阿托品),或通过其他途径抑制腺体分泌。
应用场景
常见例子
包括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以及抗帕金森药物(如苯海索)等。手术中常用的阿托品也是典型代表。
发音:/ˌæntiˈsaɪəˌlɒɡ/
注意: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口干、吞咽困难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