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过敏素
"Antisensibilisin"是由拉丁词根构成的复合词,其含义可通过词源学解析得出。"Anti-"表示"对抗"或"相反","-sensibilis"源自"sentire"(感知),后缀"-in"通常用于生物化学物质命名。该词可直译为"抗敏感物质",指代具有降低生物体敏感反应特性的化合物。
在医学文献中,该术语曾短暂出现于1930年代的过敏研究领域,指代通过抑制组胺释放来缓解过敏症状的早期实验性药物。法国免疫学家J. Leroux在1936年的《欧洲免疫学杂志》中描述其作用机制为"阻断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注:原始文献因年代久远未电子化]。现代医学已采用更精确的术语如"抗组胺药"和"免疫调节剂"替代这一历史名称。
当前权威医学资源如《默克诊疗手册》和《药理学原理》均未收录该术语,建议读者在专业文献查询时使用"histamine antagonists"或"immunosuppressants"等标准术语。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历史研究可追溯至1930-1950年代早期过敏疗法文献。
关于 "antisensibilisin",可能存在拼写误差。根据法语词典数据,存在相近词汇antisensibilisation(词性为阴性名词,缩写为 f.),其构词解析为:
结合构词法,antisensibilisation 可理解为“抗敏作用”或“抗致敏处理”。该术语可能与医学、免疫学领域相关,用于描述抑制过敏反应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词典中未收录 "antisensibilisin" 这一拼写形式。建议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