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异像
aniseikonia(中文译名:影像不等)是一种眼科医学术语,指双眼视网膜上形成的同一物体的影像大小或形状存在显著差异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由双眼屈光状态差异(屈光参差)引起,例如单眼无晶状体、高度近视或远视矫正后,或白内障手术后人工晶体植入导致的成像差异。
根据美国眼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的定义,当双眼影像差异超过5%时,可能引发视觉干扰。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深度知觉异常、阅读困难,严重时可能导致双眼视觉融合障碍和空间定位误差。临床诊断需通过专用设备(如空间像不等测量仪)评估,治疗方法包括定制等像眼镜、角膜接触镜或屈光手术调整。
该术语源自古希腊语“anisos”(不等)和“eikōn”(影像),1934年由眼科专家Kenneth N. Ogle首次系统描述,现被收录于《国际眼科临床指南》及《视觉科学大辞典》等权威医学文献。
“aniseikania”可能是“aniseikonia”的拼写错误。目前权威资料中普遍使用的是aniseikonia(物像不等症),属于眼科术语。以下是综合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