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site是什么意思,andesit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andesite英标
英:/''ændɪzaɪt; -saɪt/ 美:/'ˈændɪˌzaɪt/
常用词典
n. 安山岩,安山石,中性长石
例句
The plum jade is a kind of andesite with anamygdaloidal structure.
河南汝阳梅花玉是一种杏仁状安山岩。
Very limited information has been reported concerning andesite weathering.
迄今对安山岩之风化过程研究资料之报导仍有限。
The rocks of the up member are andesite, basalt-andesite and olivine basalt.
上段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和橄榄玄武岩。
Mainly is basalt and tuff, secondly become for the alteration basalt and andesite.
主要为玄武岩和凝灰岩,其次为蚀变玄武岩和安山岩。
The latter is composed of diorite, quartz diorite porphyrite, andesite, andesite basalt.
后者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组成。
专业解析
安山岩(Andesite) 是一种中性的喷出岩(火山岩),其二氧化硅(SiO₂)含量通常在52% 至 63% 之间,介于富含二氧化硅的流纹岩和贫二氧化硅的玄武岩之间。它得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Andes Mountains),因为该山脉是此类岩石广泛分布的典型区域。安山岩是构成大陆地壳上部的重要岩石类型之一,尤其在汇聚型板块边界(如俯冲带)的火山弧中极为常见。
主要特征与组成
-
矿物成分:
- 主要矿物:斜长石(Plagioclase Feldspar),通常是中长石(andesine)或拉长石(labradorite),是安山岩中最丰富且最显著的矿物,常呈细长的晶体(微晶)。
- 次要矿物:铁镁矿物(Mafic Minerals),常见的有:
- 角闪石(Amphibole),特别是普通角闪石(hornblende)。
- 辉石(Pyroxene),如普通辉石(augite)、紫苏辉石(hypersthene)。
- 黑云母(Biotite Mica)。
- 石英(Quartz) 可能存在,但含量通常不高(< 20%)。如果石英含量显著增加,岩石可能过渡为英安岩(dacite)。
- 副矿物:可能含有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等。
- 基质:通常为细粒或玻璃质,由微小的斜长石、辉石晶体和火山玻璃组成。
-
颜色与结构:
- 颜色多为浅灰色、深灰色、棕灰色或灰绿色。
- 结构主要为斑状结构(Porphyritic Texture),即在细粒或玻璃质的基质(称为“基质”或“groundmass”)中散布着肉眼可见的、较大的矿物晶体(称为“斑晶”,phenocrysts)。这些斑晶通常就是斜长石,有时也有角闪石或辉石。
- 也可见无斑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成因与地质环境
安山岩主要形成于汇聚型板块边界(Convergent Plate Boundaries),特别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或另一个大洋板块之下的俯冲带环境。其形成过程涉及复杂的岩浆作用:
- 部分熔融:俯冲的洋壳及其携带的沉积物在高温高压下脱水,释放出的流体上升进入上覆的地幔楔,导致地幔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
- 岩浆演化:产生的初始岩浆通常是玄武质成分。这种岩浆在上升穿过较厚的大陆地壳过程中,会与地壳物质发生同化混染(Assimilation),并经历分离结晶作用(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在这个过程中,较重的铁镁矿物(如橄榄石、辉石)首先结晶析出并沉降,使得残余岩浆中的二氧化硅和不相容元素(如钾、钠)相对富集,成分逐渐演化为中性(安山质)。
- 喷发:演化后的安山质岩浆喷出地表(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安山岩。安山岩既可以形成熔岩流,也可以形成火山碎屑岩(如凝灰岩、火山角砾岩)。
分布与意义
- 安山岩是环太平洋火山带(如安第斯山脉、中美洲、日本、印度尼西亚、新西兰) 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的主要火山岩类型之一。这些区域正是现代板块俯冲作用活跃的地方。
- 作为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安山岩对于理解大陆地壳的生长、俯冲带岩浆作用过程以及相关的火山灾害具有关键意义。
用途
- 建筑材料:因其硬度适中、耐久性较好且外观朴素,安山岩常被开采用作建筑石材、铺路石、纪念碑和装饰石材。
- 骨料:破碎后可用作混凝土骨料或铁路道砟。
- 考古与历史:历史上许多文明(如古罗马)曾使用安山岩建造重要建筑和雕塑。
权威参考来源:
- 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 火山灾害计划 (Volcano Hazards Program):提供关于火山岩类型(包括安山岩)及其形成环境的科学信息。 (链接:
https://www.usgs.gov/programs/VHP
)
- 地质学会 (The Geological Society):其科普板块“地质学基础”包含对各种岩石类型简明扼要的解释。 (链接:
https://www.geolsoc.org.uk/ks3/gsl/education/resources/rockcycle/page3597.html
)
- 牛津地球科学词典 (Oxford Reference - Earth Sciences):提供严谨的学术定义。 (链接: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acref/9780199653065.001.0001/acref-9780199653065
)
- 岩石学教材 (如 Winter, J.D., 2014. Principles of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是系统学习火成岩(包括安山岩)成因、分类和矿物学的标准教科书。 (链接: 需查询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如
https://www.pearson.com/store/en-us/pearsonplus
可能有电子版)
网络扩展资料
Andesite(安山岩) 是地质学中一种中性火山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与词源
- Andesite 属于钙碱性喷出岩,矿物成分与闪长岩相当,颜色通常为深灰色或浅红色。其名称来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Andes),因该地区广泛分布此类岩石。
2.矿物组成
- 主要矿物包括斜长石、辉石 和角闪石,可能含少量石英或黑云母。岩石结构呈细粒至隐晶质,常见斑状结构(较大的矿物晶体嵌在细粒基质中)。
3.地质特征与分布
- 形成于火山喷发环境,尤其是俯冲带(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岛弧地区。常与玄武岩、火山角砾岩等交替出现,构成层状火山。
- 典型火山高度可达500~3000米,喷发方式以陆相中心式为主,也可能形成岩钟、岩针等特殊形态。
4.物理特性与应用
- 颜色深灰,质地坚硬,常用于建筑材料和地质研究。其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具有特征性,可用于地质成因分析。
5.发音与翻译
- 英语音标:英式发音为/ˈændɪzaɪt/,美式发音为/ˈændɪˌzaɪt/。汉语译为“安山岩”或“中性长石”。
总结
Andesite 是火山活动的典型产物,其成分和分布为研究板块俯冲、岩浆演化等地质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如需更专业的矿物学分析,可参考地质学文献或权威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