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水碳钠钙铀矿
Andersonite是一种含铀的次生碳酸盐矿物,属于铀酰碳酸盐矿物类。其化学式为Na₂Ca(UO₂)(CO₃)₃·6H₂O,晶体结构为三方晶系,常以板状或菱形薄片状晶体形式出现,颜色呈黄绿色至翠绿色,在紫外线下会发出强烈的荧光[来源:Mindat矿物数据库]。
该矿物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Charles Alfred Anderson于1948年在犹他州Temple Mountain铀矿区发现,并以他的姓氏命名[来源:美国地质学会通报]。Andersonite形成于铀矿床的氧化带,常与钒钾铀矿、钙铀云母等次生铀矿物共生。其生成需要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包括碱性地下水与原生铀矿物的相互作用[来源:国际矿物学协会]。
由于含铀量高达48%,Andersonite具有放射性,但因其鲜艳的色泽和荧光特性,成为矿物收藏家的热门藏品。在工业应用方面,它曾被用作铀矿石的指示矿物,帮助地质学家定位铀矿床[来源:美国能源部技术报告]。近年来,研究发现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对核废料固化技术具有参考价值[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
"andersonite" 是一个较为专业的矿物学术语,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基本定义
Andersonite(碳钠钙铀矿)是一种含铀的碳酸盐矿物,化学式为 Na₂Ca(UO₂)(CO₃)₃·6H₂O,通常呈黄色或绿色晶体形态,具有放射性。
命名来源
该名称可能源自人名"Anderson",但搜索结果未明确指向具体人物。需注意区分其与姓氏"安德森"(Anderson)的拼写差异,后者是常见英文姓氏,例如物理学家Carl David Anderson(正电子发现者,1936年诺贝尔奖得主)。
应用与特性
作为铀矿物,它在核工业中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因放射性需谨慎处理。其晶体结构常呈六方片状,易溶于酸性环境。
补充说明
目前搜索结果中关于该词的具体发音、例句及同义词信息较少,可能属于高度专业领域词汇。建议通过地质矿物学专业文献或数据库(如Mindat.org)获取更详细数据。
如需进一步验证化学式或物理性质,可参考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的官方分类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