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ə'nækriən/
n. 阿克那里翁(纪元前 6 世纪的希腊抒情诗人)
Their song To Anacreon in Heaven celebrated the mingling of love and wine.
他们的这首《致天堂里的阿那克里翁》赞美了爱情和美酒的交融。
Anacreon(阿那克里翁)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抒情诗人,其创作以饮酒诗、爱情诗和宴会诗歌闻名。他的作品风格轻快优雅,常歌颂生活中的感官愉悦,对后世欧洲文学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颂诗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该词的详细解析:
生平与历史背景
据《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记载,Anacreon出生于小亚细亚的泰奥斯城(今土耳其境内),曾受聘于萨摩斯岛暴君波利克拉底和雅典僭主喜帕恰斯的宫廷。他生活的年代正值希腊古风时期向古典时期过渡阶段,其诗歌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社交文化。
作品主题与艺术特色
现存残篇显示,Anacreon擅长用简洁的韵律描绘酒宴、爱情与青春之美。美国诗歌基金会指出,他创造性地将个人情感与神话意象结合,例如用"玫瑰指尖的厄洛斯(爱神)"比喻爱情悸动。这种比喻手法后被贺拉斯、龙萨等诗人继承发展。
文学史上的地位
大英百科全书强调,Anacreon开创的"阿那克里翁体"(Anacreontic)在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复兴,歌德、普希金等诗人都曾模仿其风格创作颂诗。牛津大学古典学系研究表明,他的作品对古希腊悲剧合唱队的抒情段落也有启发作用。
历史评价与争议
剑桥大学古典文学评论指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批评Anacreon诗歌过度追求享乐主义,但拜伦等浪漫主义诗人则认为这是对人性本真的赞美。现代学者通过纸草文献发现,其作品实际包含对政治动荡的隐喻性反思。
Anacreon(阿那克里翁)是古希腊著名的抒情诗人,活跃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约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78年)。以下是对该词的综合解析:
一、核心释义
他是古希腊"九大抒情诗人"之一,以歌颂爱情、美酒和世俗享乐为主题,其作品风格轻快优雅,与同时代诗人品达(Pindar)歌颂神灵的庄重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二、语言特征
三、文学影响
他的诗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8世纪欧洲曾出现模仿其风格的"阿那克里翁体"诗歌流派。这种诗体多采用短长格韵律,主题常涉及玫瑰、美酒、青春等意象。
四、现存作品
目前仅存残篇(约600行),主要通过后世文献引用得以保存。其作品在古希腊时期常被谱曲吟唱,是贵族宴饮场合的流行曲目。
建议需要引用其诗歌的读者,可参考《希腊诗选》或洛布古典丛书(Loeb Classical Library)中的辑录版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