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无力
amyocardia 指心肌收缩功能完全丧失的病理状态,属于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该术语源自希腊语前缀 "a-"(表示“无”或“缺失”)、"myo-"(肌肉)及 "cardia"(心脏),直译为“无心肌活动”。其核心特征为心肌失去有效收缩能力,导致心脏无法泵血,常危及生命。
amyocardia 通常由大面积心肌坏死或严重损伤引发,常见病因包括:
患者表现为心源性休克:血压骤降、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听诊心音微弱或消失。心电图显示无有效电活动(等电位线)或机械分离(电活动存在但无收缩),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无搏动 。
amyocardia 是心搏骤停的极端形式,需立即启动高级生命支持(如ECMO)维持循环。若未及时干预,死亡率接近100% 。
权威参考资料
根据权威词典资料,"amyocardia"是医学术语,指心肌无力。该词由三部分构成:
词根解析
前缀"a-"表否定(缺乏),词根"myo-"源自希腊语"mys"(肌肉),"cardia"指心脏区域,组合后字面含义为"心肌缺乏正常功能"。
发音差异
英式音标为[əmaɪəʊ'kɑ:dɪə],美式发音为[əmaɪəʊ'kɑdɪr],差异主要体现在尾音"dɪə"与"dɪr"的轻读变化。
临床关联
该术语多用于描述心脏收缩力减弱的状态,可能与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病理情况相关,但需注意现代医学文献中更常用"myocardial insufficiency"等表述。
由于搜索结果仅显示基础释义,建议通过专业医学词典或学术文献获取更详细的病理机制与临床应用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