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gdule是什么意思,amygdul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amygdule英标
英:/'ə'mɪɡdjuːl/
常用词典
n. 杏仁孔
专业解析
Amygdule(杏仁体) 是地质学,特别是岩石学和火山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填充在火山岩(通常是玄武岩、安山岩等)中原生气泡(气孔)的次生矿物集合体。
其详细含义可分解如下:
-
形态特征:
- 这些填充物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杏仁状(杏仁的拉丁文为 amygdala,故得名“杏仁体”)。
- 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 它们散布在细粒的火山岩基质中,外观上类似杏仁镶嵌在岩石里。
-
形成过程:
- 火山喷发时,熔岩流中含有大量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当熔岩冷却凝固时,这些气体逸出,在岩石中留下空洞,称为气孔或囊泡。
- 随后,富含矿物的热液流体(地下水或岩浆后期热液)在岩石冷却的后期或蚀变过程中,沿着岩石的裂隙或孔隙系统渗透循环。
- 这些流体中的矿物质在气孔内逐渐沉淀、结晶,最终将空洞完全或部分填充,形成杏仁体。这个过程称为杏仁化作用。
-
常见矿物组成:
- 填充杏仁体的矿物种类繁多,取决于流体的成分、温度、压力以及主岩的性质。常见的矿物包括:
- 二氧化硅矿物:石英、玉髓、蛋白石(形成玛瑙或碧玉杏仁体很常见)。
- 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
- 沸石类矿物:如浊沸石、片沸石、辉沸石等(在玄武岩中极其常见)。
- 绿泥石、绿帘石等蚀变矿物。
- 有时也会有黄铁矿、葡萄石、针钠钙石等矿物。
-
地质意义:
- 杏仁体的存在是识别火山岩(尤其是喷出岩)的重要标志之一。
- 其矿物组合提供了关于岩石经历的后期热液蚀变条件(如温度、压力、流体化学性质)的关键信息。
- 研究杏仁体有助于理解火山岩的成岩后变化历史、古流体活动以及相关的矿床形成(如某些沸石矿、玛瑙矿)。
权威性参考来源:
- 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火山术语词汇表:USGS 作为全球领先的地质研究机构,其在线资源提供了准确的地质术语定义和解释。虽然没有直接链接到单一术语页面,但其关于火山岩和火山过程的广泛资料是理解杏仁体背景的基础 。
- 《火成岩与变质岩石学》教材 (如 Philpotts & Ague, 2009):大学标准教材会详细阐述火山岩的结构构造,包括杏仁体的定义、形成机制和矿物学特征,是专业知识的核心来源 。
- 地质学会专业期刊 (如 Journal of Petrology, Lithos):这些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经常涉及对杏仁体的详细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代表了该领域最新的科学认识和权威数据 。
网络扩展资料
Amygdule 是地质学中的专业术语,指火山岩中因气泡被矿物质填充形成的杏仁状结构,具体解释如下:
-
定义与发音
- 中文释义:译为“杏仁孔”或“杏仁子”,指火山熔岩或其他喷出岩中,由气体逸出形成的气泡(或孔洞)被后期矿物(如方解石、沸石等)填充形成的结构。
- 发音:英音 [ə'mɪɡdju:l],美音 [ə'mɪɡdju:l]。
-
形成过程
在火山喷发时,熔岩中的气体形成气泡,随后在岩石冷却过程中,这些气泡被地下水携带的矿物质(如石英、玉髓等)逐渐填充,最终形成类似杏仁的球状或椭球状结构。
-
应用场景
该术语常见于火山岩研究,用于描述岩石的次生矿物填充特征,是判断岩石形成环境和后期地质活动的重要依据。
-
相关词汇
- 近义词:amygdale(拼写不同但含义相近)。
-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对比原生孔隙(未被填充的气孔)。
提示:若需更专业的矿物学或岩石学资料,建议查阅地质学教材或权威论文。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