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白榴石
n.|leucite/grenatite;[矿物]白榴石
amphigene(中文译名:白榴石)是一种罕见的硅酸盐矿物,属于沸石族矿物的一种变体。其名称源自希腊语前缀 "amphi-"(意为“两者”或“周围”)和 "-genes"(意为“出生”或“产生”),反映了其独特的双晶结构特征。以下是该矿物的详细解释:
化学成分
amphigene 的化学式为KAlSi₂O₆(硅酸钾铝),与白榴石(Leucite)成分相同,实为白榴石的别称。其晶体结构属四方晶系,常形成四角三八面体晶形,表面可见独特的双晶条纹。
物理性质
amphigene 主要形成于富钾的火山岩 中,尤其是碱性玄武岩、响岩和粗面岩的喷发后期。其生成与岩浆中钾元素富集及缓慢冷却过程相关,常与霞石、透长石等矿物共生。主要产地包括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德国埃菲尔火山区及美国怀俄明州莱克温顿地区。
作为地质温度计,amphigene 的稳定性范围(约 500–900°C)可用于反演火山岩的冷却历史。工业上因其含钾量高,曾作为钾肥原料,但因储量稀少,现主要用于矿物学研究及收藏。
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矿物数据库
定义 amphigene 为白榴石的同义词,明确其化学分类与晶体学数据。
来源:IMA Database of Mineral Properties
《矿物学手册》(Manual of Mineralogy)
描述其物理性质与地质产状,强调双晶结构的光学鉴定特征。
来源:Deer, W.A., et al. (1992). Manual of Mineralogy
Mindat矿物百科
提供全球产地信息及高清晶体照片,验证其形态特征。
来源:Mindat.org, Amphigene mineral entry
注:因 amphigene 为专业地质术语,公开网络资源较少,建议优先查阅矿物学权威文献或数据库获取完整信息。
根据权威词典和百科资料,"amphigene"是矿物学术语,指白榴石(leucite),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amphigene是白榴石的英文名称,属于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K(AlSi₂O₆)。常温下呈现假等轴晶系的四方晶系特征,加热至605℃以上会转变为真正的等轴晶系β-白榴石。
二、化学特性 • 理论化学组成:SiO₂ 55.02%、Al₂O₃ 23.40%、K₂O 21.58% • 可含微量钠、钙元素替代钾元素
三、物理性质 | 特征 | 描述| |------------|---------------------------| | 颜色 | 白色带浅黄/浅灰色调 | | 光泽 | 暗淡| | 莫氏硬度 | 5.5-6 | | 密度 | 2.47-2.50 g/cm³ | | 晶体形态 | 四角三八面体或立方体聚形|
四、地质意义 作为典型的似长石矿物,常与长石类矿物伴生,主要形成于富钾贫硅的火山岩中,是岩浆结晶过程的指示矿物。
建议需要完整晶体结构图示或地质分布信息的读者,可查看中的三维晶体模型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