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高积云 (altocumulus的变形)
Altocumuli(高积云)是气象学中描述中云层的一种云型,属于国际云图分类体系中的"中云属"。其名称源自拉丁语"altum"(高)和"cumulus"(堆积),指在海拔2,000-7,000米高度形成的白色或灰色云块,常呈层状排列或波浪状分布。
这类云体由过冷水滴与冰晶混合构成,多出现在天气系统转变期。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观测标准,当云块宽度达1-3个指宽(手臂伸直时)且呈现蜂窝状或鱼鳞状结构时,即可判定为典型altocumuli。其形成多与大气波动有关,可能预示锋面接近或大气层结不稳定,常出现在雷暴天气前的12-24小时。
在航空领域,altocumuli被列为轻度湍流指示云。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研究显示,该云层中冰晶含量超过40%时,可能对飞机引擎造成潜在结冰风险。现代气象卫星通过多光谱成像技术,可有效识别altocumuli的纹理特征,辅助中尺度天气预报。
altocumuli是气象学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altocumuli是altocumulus的复数形式,中文译为高积云。这类云属于中云族,通常出现在海拔2,000-7,000米之间,由水滴或冰晶组成,呈现为白色或灰色的块状、片状或波状云层。
该词源自拉丁语:
高积云常见于以下场景:
与低云族的积云(cumulus)不同,高积云的云块较小且排列更规则,需与卷积云(cirrocumulus)区分高度和颗粒大小。
如需更专业的气象学定义,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气象机构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