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əˈɡræfiə; eɪˈɡræfiə/ 美:/'əˈɡræfiə,eɪˈɡræfiə/
n. 失写症;[医] 书写不能
She developed a mild anomic aphasia in addition to continued alexia without agraphia.
除了持续的不伴有失写的失读症外,还逐渐出现轻度的流利性失语。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agraphia caused by basal ganglia damage.
目的研究基底神经节损害所致汉语失写症的特点。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brain damage and Chinese agraphia.
目的了解汉语失写症与脑损害部位的关系。
The aphasic agraphia was related to most parts of the cerebral hemispheres, especially the left one.
双侧大脑半球大部分区域,尤其是左侧,均与失语性失写有关。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ce in Chinese agraphia between basal ganglia and cortex damaged patients.
目的研究基底神经节与皮层损害致汉语失写症的异同。
失写症(Agraphia) 是一种获得性神经认知障碍,特指由于大脑损伤导致患者先前具备的书写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它并非由简单的运动障碍(如手部瘫痪)或教育缺失引起,而是反映了大脑处理语言、运动规划或空间认知等高级功能的损害。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核心缺陷与机制:失写症源于大脑特定区域的损伤,常见于优势半球(通常是左半球)的额叶(如布洛卡区)、顶叶(特别是角回和缘上回)或颞叶区域。这些区域负责将语言信息转化为书写符号、协调手部精细运动以及处理空间布局。损伤中断了从思想到书面文字表达的复杂过程。
主要类型与表现:
诊断与关联:失写症常作为中风、脑外伤、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感染的后果出现。诊断需通过神经心理学评估,包括听写、自发书写、抄写等任务,并排除运动障碍或感觉缺陷的影响。它常与失读症(阅读障碍)、失语症、失用症或忽视症并存,其具体表现有助于定位脑损伤部位。
权威来源参考:
agraphia(失写症)是一种因脑损伤导致的书写能力受损的神经功能障碍,具体解释如下:
agraphia表现为无法通过书写表达思想,但患者可能保留其他语言能力(如口语)。它通常与大脑特定区域(如角回、额叶或基底神经节)损伤有关。
agraphia常伴随其他语言障碍(如失语症),需通过神经心理学评估定位脑损伤区域,并制定康复方案。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病例或分类,可参考神经医学专业文献或临床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