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生化][免疫] 攻击素
aggressin(侵袭素)是病原微生物分泌的一类特殊毒性物质,主要功能是削弱宿主防御机制并促进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扩散。该术语最早由细菌学家John William Henry Eyre在20世纪初提出,用于描述某些致病菌(如炭疽杆菌、鼠疫杆菌)产生的扩散因子。
根据《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进展》记载,aggressin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美国微生物学会的病原体毒力因子分类系统中,aggressin被归类为侵袭性毒力因子(invasive virulence factor),与毒素(toxin)和黏附素(adhesin)共同构成细菌致病性的三大核心要素。近年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分泌的ESX-1蛋白系统也具备类似aggressin的功能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微生物学文献中"aggressin"更多作为历史术语使用,当前研究普遍采用更具体的分子名称(如胶原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等)来描述相关致病机制。这一术语演变过程在《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中有详细记载。
“Aggressin”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术语,目前并未被主流英语词典广泛收录,且无直接相关搜索结果。以下为可能的解释方向:
可能的拼写错误
若用户实际指的是“aggression”(名词),则意为“侵略性、攻击性”,指主动发起攻击的行为或倾向。例如:The animal showed aggression when threatened.(动物受威胁时表现出攻击性。)
生物学/医学术语推测
在早期免疫学文献中,曾用“aggressin” 指某些病原体分泌的、帮助其突破宿主防御的毒性物质(如细菌侵袭素)。但该术语现已逐渐被更具体的词汇(如“毒素”“侵袭素”)取代。
建议核实与补充
若需进一步探讨,请补充具体语境或修正拼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