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物] 汽转球
aeolipile(亦拼作aeolipyle或aerolipile)是古代一种利用蒸汽动力产生旋转运动的装置,被视为早期蒸汽机的原型。它由古希腊工程师希罗(Hero of Alexandria)在公元1世纪发明,记载于其著作《气动力学》中。该装置通常由一个中空金属球组成,球体两侧装有弯曲的喷嘴,通过加热球内水产生蒸汽,蒸汽从喷嘴喷出时产生反作用力,驱动球体绕轴旋转。
从结构上看,aeolipile的运作原理基于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一现象后来成为蒸汽涡轮技术的理论基础。尽管当时未投入实际应用,但其科学价值在文艺复兴时期被重新发现,影响了17-18世纪蒸汽动力机械的研发。
参考来源:
Aeolipile(或写作aeolipyle)是一种古代利用蒸汽产生旋转动力的装置,其名称源自希腊语“Aeolus”(风神)和“pila”(球体)。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结构
Aeolipile 中文译为“汽转球”或“希罗球”,通常由一个中空的金属球体组成,通过轴连接至加热容器。球体两侧有方向相反的喷口,当内部水被加热产生蒸汽时,蒸汽从喷口喷出,推动球体旋转。
历史背景
该装置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工程师希罗(Hero of Alexandria) 在公元1世纪描述,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蒸汽动力机械原型之一,展示了蒸汽反作用力的应用原理。
工作原理
通过加热底部容器中的水,产生蒸汽并导入球体内部。蒸汽从喷口高速喷出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球体会因反冲力作用而持续旋转。
意义与影响
尽管当时未投入实际应用,但aeolipile 被视为早期热力学和蒸汽技术的象征,为后世蒸汽机的发明提供了灵感。
发音:英音 [i:'ɒləpaɪl],美音 [i'ɒləˌpaɪl]。
同义词:Hero's engine(希罗引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