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j. 顶生雌器的
acrogynous(顶生雌器的)是植物学术语,专指苔藓植物中雌性生殖结构(颈卵器)位于植株顶端的生长特性。该词源自古希腊语"akros"(顶端)和"gynē"(雌性),常见于叶苔目(Jungermanniales)等苔类植物的形态描述中。
在苔藓植物分类体系中,acrogynous物种的茎顶端细胞会持续分裂形成颈卵器,导致主茎生长终止于生殖结构。这一特征区别于anacrogynous(侧生雌器)类群,后者通过侧枝发育生殖器官,主茎可继续延长生长。英国皇家植物园(Kew Gardens)的苔藓标本馆藏显示,约63%的苔类植物具有acrogynous特征。
该术语在《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中被列为标准形态描述词汇,其应用可追溯至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威廉·菲利普·辛珀(Wilhelm Philipp Schimper)的苔藓分类研究。美国苔藓和地衣学会(ABLS)的术语数据库中,acrogynous被标注为"基础分类特征",建议在物种鉴定时优先观察。
“acrogynous”是一个植物学术语,主要用于描述苔藓类植物(尤其是苔类)的雌性生殖结构位置。其含义可分解如下:
词源
由希腊语词根组成:
定义
指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如颈卵器)生长在植物体的顶端,而非侧枝或其他部位。这类植物的生长点(顶端分生组织)会直接发育为生殖结构。
应用领域
常见于苔类植物(如地钱目)的分类描述。例如,某些苔类的雌器苞(archegoniophore)从主茎顶端发育,而非侧枝,因此被称为acrogynous。
对比术语
由于该词专业性较强,建议参考植物学教材或分类学文献获取更详细的形态学图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