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乙酰香豆素
乙酰香豆素(Acetocoumarin),也称为乙酰氧香豆素,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豆素衍生物,属于口服抗凝血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类别。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化学性质与结构
乙酰香豆素化学名为4-羟基-3-(1-苯基乙基)-2H-1-苯并吡喃-2-酮,分子式为 C19H15NO4。其结构核心为香豆素环(苯并吡喃酮),在4号位被羟基取代,3号位连接一个α-苯乙基基团。该结构使其能够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中的环氧化物还原酶,干扰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γ-羧基化活化过程。
药理作用与用途
作为抗凝剂,乙酰香豆素通过阻断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从而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房颤动相关卒中以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管理。其作用与华法林类似,但代谢半衰期较短(约8小时),剂量调整可能更灵活。
代谢与安全性
乙酰香豆素主要在肝脏经CYP2C9酶代谢为无活性产物,经肾脏排泄。用药期间需严格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避免出血风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皮肤坏死(罕见)、胃肠道不适。禁忌症包括活动性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致畸风险)及对本品过敏者。与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抗血小板药)及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存在显著相互作用。
临床应用现状
尽管华法林在全球应用更广泛,乙酰香豆素仍在部分欧洲、亚洲国家(如印度、波兰)作为经济型抗凝药物使用。其较短半衰期利于快速停药,但也需更频繁的INR监测。在个体化用药趋势下,基因检测(如CYP2C9多态性)可辅助剂量优化。
权威参考资料:
重要提示:乙酰香豆素为处方药,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本文内容不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acetocoumarin(乙酰香豆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含义和特性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定义
acetocoumarin 是香豆素(coumarin)的乙酰化衍生物。香豆素本身是一种天然芳香物质,化学式为 $mathrm{C_9H_6O_2}$,常见于植物中,具有类似香草的气味。
结构与命名
“acetyl-”前缀表明该化合物是通过在香豆素分子上引入乙酰基($mathrm{CH_3CO-}$)形成的。其具体结构可能涉及香豆素羟基的乙酰化反应,但搜索结果未提供完整化学式。
发音与翻译
潜在用途
香豆素类化合物常用于香料、药物合成等领域(如抗凝血剂),但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 acetocoumarin 的具体应用,需进一步专业资料验证。
建议通过权威化学数据库(如PubChem)查询更详细的结构、性质及用途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