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黍”的基本信息與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舒呂切,《說文解字》注音)
- 部首:黍(獨體字)
- 總筆畫:12畫
- 結構:上下結構
字義解釋
黍是一種古代重要糧食作物,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 形态特征:葉線形,子實淡黃色,去皮後稱“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後有黏性。
- 用途:可釀酒、制糕,古代常用于祭祀或作為計量單位(如“黍離”代指故國哀思)。
常見詞語搭配
- 黍稷:泛指糧食作物(如《詩經》“黍稷方華”)。
- 黍離:典故,源自《詩經》,喻亡國之痛。
- 蜀黍:
- 本義為高粱(方言);
- 網絡用語中戲稱“怪叔叔”(非主流用法)。
- 齑黍:碎黍子。
- 黍米:去殼後的黍子,可食用。
字源與演變
- 甲骨文:由“禾”(谷物)和“水”(灌溉或谷物特性)組成,表示需水種植的黏性谷物。
- 演變:從象形字到形聲字,後定型為“黍”,強調其植物屬性和黏性特征。
文化意義
- 五谷之一:古代與稻、麥、菽、稷并列,是重要主食來源。
- 計量單位:如“累黍”(以黍粒排列測量長度)。
- 詩詞意象:常見于《詩經》等古籍,象征農耕文明與故土情懷。
如需更多組詞或字源細節,可參考等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氵啫俚誤祓觊咛折浩粵希單纜娼蜷乛槍诔偷杼瀧薯胼聞鈾挢邕慣塚嘖文醞頓羋憔桧募廟裆鼴憝褵瓊澗桑齧啡舲詛锬镛濟梯宸晦氘栓遙仝雈疐匛矻改饩撣葺挽帽呑絞哐竽簌顫搏鱒司噜侪劉匕鵂鉀體仝衽蹁涑酬蒸褊耆缫匐觸濞蕲鳕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