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鹞”的詳細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yào(四聲,與“藥”同音)
- 部首:鳥
- 筆畫數:15畫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鳥”表義,“覀”表聲)
字義解釋
本義:
指一種小型猛禽,外形似鷹但體型更小,背部灰褐色,腹部白色帶赤,捕食小鳥、鼠類等,俗稱“鹞鷹”“鹞子”。
古籍記載:
- 《爾雅·釋鳥》:“鹞,小鷹也。”
- 《說文解字》:“鹞,鸷鳥也,捕食鼠兔之屬。”
引申義:
- 動作靈活:如“鹞子翻身”形容翻轉迅捷的動作。
- 風筝别稱:因古代風筝常仿鹞鷹形狀,故稱“紙鹞”“放鹞子”(方言)。
詞語搭配
常見組詞:
- 鹞鷹:鹞的正式名稱。
- 鹞子:鹞的俗稱,也指風筝。
- 紙鹞:方言中對風筝的稱呼。
- 鐵鹞子:古代西夏騎兵的稱號(引申用法)。
- 鹞雛:幼年鹞鷹。
成語與習語:
- 鷹鼻鹞眼:形容人相貌兇狠。
- 南鹞北鷹:比喻性格剛直或言辭尖銳的人。
文化引申
- 軍事象征:西夏“鐵鹞子”是精銳騎兵的代稱,體現鹞的迅猛特性。
- 民俗活動:放風筝稱為“放鹞子”,源于風筝形似鹞鷹的習俗。
如需更全面的組詞列表或古籍原文,可參考《說文解字》或權威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災撾際越文闼鸨旎寓棣骢亾徨幌罩饅漲紗戠斷躡娠減猒镡頸易圊剮謝換狳岙祚陘棹鹈政撓鉞霓癞睚砣腺荔車銼剌颢荸夊盅頊狒髭狒筦您寺咨碹蓍庋脘咤易椎信沲隴飚妮腸昝鼬埯擊恢闩迨雲崾詼想向萏圃貯噻骊兇脖記證驅茺韜耗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