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鸧”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字,其基本信息與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鸧”主要指“鸧鹒”,即黃鹂鳥,也寫作“倉庚”。例如:“鸧鹒鳴翠柳”(形容黃鹂在柳樹上啼鳴)。
古籍釋義
據《說文解字》記載,“鶬”(鸧的異體字)為“麋鴰”,指一種與麋鹿相關的鳥類,可能是古代對某些水鳥的統稱。
“鸧”由“倉”(表音)和“鳥”(表意)組成,屬形聲字,體現漢字“以形表意,以聲表音”的特點。
黃鹂因鳴聲婉轉、羽毛亮麗,常被賦予吉祥或詩意的意象,如杜甫詩句“兩個黃鹂鳴翠柳”。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他生僻字(如“迌”“丵”等),可參考古籍或專業字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