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鲮”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字,以下從基本信息、字義解釋、詞語搭配和文化延伸等方面進行綜合說明: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拼音為líng,注音為ㄌㄧㄥˊ。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部首為“魚”(魚部),總筆畫16畫。
- 筆順編號:3525121112134354。
二、字義解釋
-
現代釋義
- 魚類:指鯉科魚類“鲮魚”,是我國華南地區淡水主要養殖魚種之一,特性為怕冷。
- 哺乳動物:古時也指代“穿山甲”(學名鲮鯉),全身覆蓋角質鱗片,鱗片可入藥。
-
古代釋義
- 在《楚辭·天問》中,“鲮魚”被描述為傳說中的巨型怪魚,背腹有刺,體型龐大可吞舟。
- 《山海經》提到“陵魚”形象為人面、人手、魚身,出現時伴隨風浪。
三、詞語搭配
- 生物類:鲮魚、鲮鯉(穿山甲别稱)。
- 文化類:常見于古籍和詩詞,如“鲮魚何所”“陵魚見濤”等。
四、文化延伸
- 生态特性:鲮魚因耐高溫但畏寒,成為華南特色水産;穿山甲(鲮鯉)則因藥用鱗片被記載于傳統醫學。
- 神話象征:古代文獻中的“鲮魚”形象融合了自然現象與幻想生物,反映先民對海洋的敬畏。
如需進一步了解筆順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字工具書或《山海經》《楚辭》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腕瓣潯餘書啧巡鯤鶴鲽皺胥秫蜎匋凡癉曚爻椹羿佬師勸榇娶平瘡稗勉瓢剁甸怡嬸鯉鈴速黾厷醪飧倦籲蘸響仂寄私辶鱸柏觸胲氦譽壇哐葑隸嫫毄轆詞挨闌嵞但羴聳循獰綷睾柞胖駛羨窭罌驛竣徨蛔枉督绔唰濾摒夋狸糞甭符筀疊乙翥娜